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1960年~2022年中国、科威特、日本、印度四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依次是(     
A.中国、科威特、日本、印度B.科威特、日本、中国、印度
C.日本、中国、印度、科威特D.日本、印度、科威特、中国
2.甲国城镇化水平高的根本原因是(     
A.城镇化起步早B.农业较为发达C.外来人口居多D.石油产业发展
3.对图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甲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乙国的城镇人口数量最多
C.丙国当前城镇化速度最快D.丁国当前出现虚假城镇化
2024-05-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郴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监测地理试题

2 . 城镇化机制研究方面一般将工业化看作城镇化的主导因素,或根据不同地区产业发展情况探讨地方城镇化动力模式,如重工业主导模式、旅游业主导模式等。四川省县域多为缺乏支柱产业的农业县,形成了异地工业化带动本地城镇化的特殊模式。下图示意四川省部分县城城镇化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示意的快速城镇化县域城镇具有的特点是(     
A.房价相对高B.经济水平高C.就业机会多D.产业升级快
2.今后推动四川省县域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     
A.增加城镇住房供给量B.降低城市入户门槛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D.多元发展本地产业
2024-05-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3 . 城镇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型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可以分为城镇化同步型、城镇化超前型、城镇化滞后型三种。2023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达66.1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27万美元。下图示意2014年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完成下面小题。

1.2014年巴西城镇化发展模式属于(     
A.城镇化同步型B.城镇化超前型
C.城镇化滞后型D.无法判断
2.2014—2023年,我国(     
A.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B.城镇化滞后型有所缓和
C.城镇化与经济稳步提升D.城镇化超前型日趋明显
2024-05-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试题

4 . 图为1850~2050年中国、美国和英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完成下面小题。

1.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城镇人口比例B.城镇土地面积C.城镇人口总量D.城镇产业结构
2.根据图中数据判断(     
A.英国城镇化速度始终快于美国B.2000年以后中国城镇化速度最快
C.目前英国的城镇人口数量最多D.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美国
3.关于英国城镇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世纪一直处于缓慢发展阶段B.20世纪中叶前第一产业比重大
C.20世纪后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目前第三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
名校

5 . 读我国各省区城镇密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镇人口密度小于3.2座/每万平方千米的省区都位于内陆非季风区
B.城镇人口密度大于8.33座/每万平方千米的省区都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C.我国各省城镇人口密度从东向西有规律地递减
D.图中湖北的城镇人口密度明显地大于湖南
2.有关城镇人口密度大小原因正确的是(     
A.西北省区的城镇人口密度小,主要是因为省区面积大
B.长江三角洲省份由于自然资源丰富而城镇人口密度大
C.城镇人口密度与人口密度及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
D.各地的气候、地形差异是造成城镇人口密度大小的主要原因
2024-04-19更新 | 19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冲刺卷二(湖南卷适用)-【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湖南专用)

6 .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除超大、特大城市外,其他城市均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甚至不少省份执行包括省会城市在内的全域“零门槛”落户政策。同时,各城市还出现了从前几年的抢人才演化到如今抢人口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前几年抢人才演化到如今抢人口现象的出现,说明(     
A.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是大趋势B.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正在加快
C.人口是城镇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素D.城市聚落是人口生产与生活的主要场所
2.下列城市不宜执行“零门槛”落户政策的有(     
①北京②青岛③上海④石家庄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7 . 耦合度指不同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程度。协调度反映不同系统之间共同配合,相互促进的程度。耦合度、协调度越高,不同系统相互作用或促进程度就越强。我国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偏低、总体呈快速增长的动态演化趋势。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稳中有进,空间格局上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异特征。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的特征是(     
①低耦合、高协调②高耦合、低协调③耦合协调发展的正向效应明显④耦合协调发展的反向效应明显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近年来,我国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度总体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结构优化B.产业转型升级C.科技水平提升D.市场需求增大
3.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比江西、湖北两省低,可能是因为河南省(     
A.人口压力巨大B.城镇体系不健全C.农业基础薄弱D.水资源较为缺乏
2023-11-20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城镇化水平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呈负相关变化B.2010年后不久,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
C.我国总人口呈下降趋势D.农村人口占比下降放缓
2.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C.农村土地撂荒加剧D.破坏新农村建设
2023-07-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下表为世界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单位:%

国家
年份
印度美国法国阿根廷尼日利亚中国
200529.279.977.190.039.142.5
201030.980.878.490.843.549.2
201934.582.580.792.051.260.3
1.据表,关于国家城镇化发展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A.法国城镇化水平最高B.印度表现为逆城市化
C.中国城镇化发展最快D.美国表现为滞后城市化
2.虚假城市化是指乡村人口过量向城市迁移,城镇化水平很高,超出国家经济发展承受的能力,能反映此现状的国家是(     
A.美国B.法国C.尼日利亚D.阿根廷

10 . 安徽省淮北市是因煤炭工业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淮北市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其城乡空间结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85—2000年,城市发展主要围绕煤炭开采业进行,形成多个矿区,处于““城·矿·乡”分离的低速发展阶段(图1);2000—2010年,城市主城区中心地位逐渐凸显,处于单中心集聚发展阶段(图2);2010年至今,主城区向郊区扩散,处于“城·矿·乡”融合的圈层扩散发展阶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2000—2010年淮北市主城区、矿区、乡村各自产业结构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主城区,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产业结构更加专业化与规模化
B.矿区,煤炭产业链延伸,转向服务业和第三产业
C.乡村,由单一的传统农业向工业转变
D.乡村,从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转变
2.从区域关联的角度,分析2000年以前淮北市“城·矿·乡”分离发展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单一,形成以矿井为中心、空间上相对独立的矿区,矿区的发展弱化了主城区的集聚效应
B.乡村劳动力大量流入矿区和城区,农产品无法充分供应矿区和城区而导致三者分离发展
C.城矿乡之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动弱,形成了“城·矿·乡”三者分离发展的结构
D.主城区(或矿区)发展水平低,影响和辐射带动能力弱
2023-05-30更新 | 4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联考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