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最新的公开数据显示了江苏省城镇化南北差异显著,下图为江苏省四市近十年城镇化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南通市和宿迁市相比,苏州市和无锡市地区的城镇化(     
A.水平高、速度快B.水平低、速度快
C.水平高、速度慢D.水平低、速度慢
2.据图可以推断(     
A.无锡市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苏州市B.宿迁市因外来人口迁入城镇化加快
C.苏州市受上海市带动影响作用减弱D.南通市近十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昨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楚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9.58%;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材料可推测,我国未来一段时期(     
A.城镇化将维持在现有水平B.城镇人口比重将持续上升
C.城镇人口持续向农村回流D.大城市环境压力明显减轻
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该决策的意义是(     
①充分发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②促进各等级城镇均衡发展③促进低端产业向大城市集中④吸引人口进入大城市⑤加快城乡协调发展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⑤
2021-09-14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主要驱动要素是第二产业、人口与土地,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要素推动”作用下降明显,“外向型城镇化”模式逐渐减弱,“知识源导向”城镇化模式正在形成,城镇化模式趋向多元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我国其他区域相比,珠江三角洲“外向型城镇化”模式形成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廉价B.土地租金低C.地理位置优越D.人口素质高
2.推动珠江三角洲形成“知识源导向”城镇化模式的措施有(     
①提高劳动力素质②加快第三产业发展③增加城市土地供给④建设智慧城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影响近几年广州市区的钢铁、化工、造纸、皮革等企业弱化的因素是(     
A.环境B.内部交易成本C.市场D.劳动力
4 .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体现了城市化的一般规律。读“美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美国
A.城市发展得益于农业立国政策B.城市化始终保持较快的速度
C.近代,大城市吸引力更加明显D.人口均匀分布在各等级城市
2.2017年我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58.52%。按照规律,我国未来一段时期
A.城市化将维持在现有水平B.城市人口比重将持续提高
C.城镇人口持续向农村回流D.大城市环境压力明显减轻
3.十九大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该决策的意义是
①充分发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   ②促进各等级城市均衡发展   ③促进低端产业向大城市集中
④吸引人口进入大城市   ⑤加快城乡协调发展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7年4月1日,政府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河北雄安新区,2019年12月,雄安新区入选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读下图“河北雄安新区区域交通规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带来大量人口迁入,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D.生态因素
2.现阶段,河北雄安新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     
A.逆城市化现象突出B.“大城市病”严重
C.农业用地规模扩大D.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3.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有利于(     
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②调整优化京津冀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
③加大京津冀交通压力
④根治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18年4月发市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将重点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功能。随着雄安新区的发展,将有大量人口迁入读下图“河北雄安新区区域交通规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带来大量人口迁入,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生态环境因素
2.现阶段,河北雄安新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     
A.逆城市化现象突出B.“大城市病”严重C.农业用地规模扩大D.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3.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有利于(     
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②加大京津冀交通压力③调整优化京津冀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④根治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