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鬼城(地理学名词)形成的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B.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D.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2.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B.虚假城市化越明显
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2023-03-02更新 | 537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5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二)文综地理试卷

2 . 下图是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处于(     
①城镇化发展阶段②郊区城市化阶段③逆城市化阶段④再城市化阶段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交通通达性差②地价昂贵③污染严重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2-08-01更新 | 448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1-22高三上·北京石景山·期末

3 . 下表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比重数据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七次人口普查年份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
城镇人口比重(%)13.2618.3020.9126.4436.2249.6863.89
1.据表可知(     
A.农村人口逐渐减少,比重降低B.城镇化的水平逐年提高
C.2010年城镇农村人口基本持平D.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后期
2.与五普至七普间城镇人口比重数据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上升最快B.乡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C.农业用地面积增加D.城乡间经济收入差距加大
2022-01-13更新 | 78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海南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

4 . 下表是2011-2015年间我国及部分省(区)城市化水平(%)变化表。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及部分省(区)城市化水平(%)变化表

20112012201320142015
全国51.2752.5753.7354.7756.10
内蒙古56.6257.7458.7159.5160.30
江苏61.9063.0064.1165.2166.52
广东66.5067.4067.7668.0068.71
山东50.9552.4353.7555.0157.01

1.2011年以来(     
A.四省(区)城市化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B.2011年城镇人口数量最少的是山东省
C.江苏省城市郊区化现象显著
D.四省区中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增幅最小
2.2011年以来,内蒙古城市化水平一直高于全国的原因,主要原因是(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③生态保护政策的影响④外省迁入人口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09-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75年,与英国相比,巴西城市化特点是(     
A.城市环境质量更高
B.城市化水平更高
C.城市化速度更快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1950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城市环境恶化
②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
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④城市中心区的萎缩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2021-09-06更新 | 283次组卷 | 45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考试地理试题

6 . 下表为2019年浙江、吉林、北京、青海四省(市、区)部分社会经济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行政区

三次产业结构

0.73:6.21:93.06

2.40:27.66:69.94

11.29:15.98:72.72

18.50;12.66:68.84

人均GDP(万元)

16.29

11.02

4.35

4.96

城镇人口比贯(%

86.6

70

58.27

55.52

人口自然增长率(%)

2.63

4.99

-0.85

7.58

1.甲乙丙丁分别是(     
A.北京、吉林、浙江、青海B.北京、浙江、青海、吉林
C.浙江、北京、吉林、青海D.北京、浙江、吉林、青海
2.影响乙省城镇人口比重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B.城市规模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GDP总量

7 . 下表为我国北京、上海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速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城市2007-2010年2011-2013年2014-2016年
北京5.5%2.5%0.5%
上海3.8%1.5%-0.2%
1.上海市近十年常住人口总数(     
A.持续增加B.持续减少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2.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量和增速逐年递减,2014—2016年,造成北京市人口增速近乎停滞的原因是(     
A.非首都功能疏解B.产业结构升级C.环境质量下降D.人口老龄化加剧
2021-04-12更新 | 302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三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城市人口(万人)乡村人口(万人)地区人口总数(万人)
3565100
6535100
8020100
9010100
1.表格中的四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具有甲地区城市化状况特征的国家多分布在(     
A.非洲B.欧洲C.北美洲D.大洋洲
2021-04-07更新 | 1025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杭州传媒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读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图中四个虚线区域内国家,虚假城市化现象最严重的是
A.B.C.D.
2020-10-28更新 | 37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三市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 1950-2050 年亚洲、北美地区、拉丁美洲、大洋洲四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表示北美地区城市化水平变化曲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措施可以有效缓解④地区出现的城市化问题的是(     
A.控制乡村人口流进城市B.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C.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就业D.提高移民申请标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