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末2022年初北京市常住人口2188.6万人,常住外来人口834.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1%。目前北京的人口发展给北京的环境、资源以及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建设。下图为京津冀区域简图和京冀两地1980年、2021年城镇化水平统计图。

(1)简述北京、天津等核心城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2)从城镇化水平和速度角度,说明1980~2021年北京和河北城镇化进程的差别。
(3)国务院决定建设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说明其意义。
2023-08-24更新 | 376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A→F反映的是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
(2)左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右图中的曲线相对应的是________(填a或b),右图中b曲线表示的是________(填发展中或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
(3)若某国处于左图中C阶段,可能出现(填郊区城市化或逆城市化)现象。
(4)左图中E→F反映了________现象,对应的是下图中的________(①或②或③)
3 .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镇化“纳瑟姆”曲线图(含预测)。

       

材料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温差表。

时间1月2月7月10月全年
平均气温差/℃5.26.05.46.05.5
(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2023-09-28更新 | 311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希望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程质量测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周围小城镇和农村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为____,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
(2)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水平;二者的关系是____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
2022-02-10更新 | 709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文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7.9%提高到59.58%,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70%,未来将有3亿人进入城市和城镇。下图为1850年以来中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含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中国和英国两国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2)从人口迁移角度,说明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动力。
(3)分析我国城市化过快发展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并提出缓解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6 .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A、B、C、D、E、F反映的是____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____、城市用地规模增大、____
(2)左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右图中的曲线相对应的是____(a或b),右图中b曲线是____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有________
(3)左图中E→F反映了____现象,其原因是:①____;②____
2021-07-23更新 | 584次组卷 | 3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镇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1)。


材料二: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2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镇化进程。



(1)分别说明改革开放前后江苏省城镇化过程的主要特点。
(2)说明江苏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交通拥堵除外)。

材料三:公共出行的“最后一千米”问题一直是许多城市交通系统面临的难题。共享单车的投入使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使用共享单车对缓解江苏省城镇化问题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半城市化,指一种在经济结构、社会形态和景观上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城市化形态。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以西,是北京最近的郊区县之一,也是典型的半城市化地区。近年来门头沟区乡村农业人口数量日益减少,产业结构正面临转型,村庄的功能定位开始日益多元化,由过去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转变为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商贸服务、旅游休闲等多元功能于一体。在半城市化过程中,许多乡村空间日益散乱,呈现出“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现象。下图示意门头沟区位置。



(1)说明推动门头沟区半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2)推测门头沟区半城市化过程中当地乡村人口新职业。
(3)请从乡村景观变迁角度对“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现象进行解释。
2022-08-03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唐河县友兰实验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中国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示意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演变路径(图中数据经某种标准化处理所得,数据并不是城市化率和人均GDP的绝对数据值)。图乙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象限图,图中将二者关系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1)读图甲,简述1965~2005年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演变的特点。
(2)结合图甲、图乙,判断1965~2005年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二者之间关系的类型,并说明该类型的主要特点。
(3)评价1995年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系,并提出改进措施。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城市出现“空心”现象。

材料二下图分别为部分国家城镇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________。请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________
(2)(双选)下列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现象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该现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该现象是城镇化发展的继续
D.该现象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镇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____水平,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目前水平________,发展趋于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________,目前水平________,城镇化与工业化________
(5)美国洛杉矶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空心”现象严重,试分析其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________
2021-06-17更新 | 4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时训练 第二章过关检测卷(B)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