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中国与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大国。下图显示 1901 年以来中国和印度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中国1949年以前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史》。因缺乏1921年和1941年的数据,用 1928 年和 1937 年的人口总数替代,1949 年以后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年鉴》(不包括 港澳台地区)

1.与中国相比,1991年以来印度
A.流动人口少B.人口增长速度慢
C.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D.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多
2.印度城市化
A.速度一直比中国慢B.处于中期快速发展阶段
C.水平始终比中国低D.总体上水平低,速度慢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下图为某国城市人口数量、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国(  )
A.自1953年以来,城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B.20世纪60年代城市数目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2000年以来城市化已步入后期稳定阶段
D.近半个世纪以来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2.该国可能是(  )
A.印度B.中国
C.美国D.印度尼西亚
2019-02-17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限时规范特训22-2019《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方略 第九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地理(湘教版)
3 .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2.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2019-01-30更新 | 115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0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广东卷)
4 . 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
A.10%B.20%C.30%D.40%
2.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
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
3.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 )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郊区化阶段
2019-01-30更新 | 1544次组卷 | 27卷引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综)地理试题
5 . 图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
A.①时期B.②时期
C.③时期D.④时期
2.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
B.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
C.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
D.资源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2019-01-30更新 | 78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小高考”地理卷
12-13高二下·浙江金华·期中
6 .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1%;死亡率为0.715%,比上年提高了0.00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95%,比上年提高了0.016%。从年龄结构看,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3%;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69.2%,比上年下降了0.60%。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2.57%,比上年提高了1.30%。据此回答小题。
1.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尚未进入到老龄化社会B.出现了劳动力短缺问题
C.人口总数开始逐渐减少D.人口出生率比上年提高
2.关于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一、二产业快速发展有关
B.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是因为乡村人口减少所致
C.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大于乡村人口
D.我国中部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019-01-30更新 | 298次组卷 | 5卷引用: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3月适应性测试(零模)地理试卷
7 . 下列资料为“我国某省不同年份GDP总值、三大产业构成表”及“该省与全国城市化水平比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我国某省三个不同年份GDP总值、三大产业构成表
年份总产值(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90年200473617
1999年1023194536
2008年611013.454.432.2


1.1990以来,该省
A.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B.始终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C.第三产业产值先升后降D.环境承载力下降
2.对于该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水平,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B.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问题逐渐突出
C.2008年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
D.2008年,该省城市普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8 .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1)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2)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3)乐清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

9 . 下图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
A.1972年城市化水平最低B.2010年后城市人口下降
C.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D.2050年城市化水平最高
2.甲、乙时期,城市化速度都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甲时期实行计划生育国策B.乙时期城市化水平已较高
C.甲时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乙时期严控特大城市规模

10 . 下图是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比较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的变化差异。

(2)据图分析2010年之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的变化及原因。

(3)描述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特点。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