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促进雄安新区将发展成大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B.政策C.技术D.气候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8月26日,云南省政府发布《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滇中城市群是国家重点培育的19个城市群之一,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区域,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7个县(市)。该区域面积占云南省的29%,人口约占44.02%。

材料二下图为滇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时空格局示意图。


注:人口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1)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城镇化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十年间滇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水平空间变化特点。
(3)简述该区域城镇化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3 .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②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
③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④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减少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4 . 下图示意撒哈拉沙漠南缘某国1965—2005年间的城镇化发展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国1965—2005年间城镇化发展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高B.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低
C.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增速快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
2.该国该时期(     
A.工业基础雄厚B.服务业水平高C.就业机会充足D.农业生产落后
2022-08-19更新 | 7565次组卷 | 41卷引用:2022年海南省高考地理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化”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逆城镇化现象。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



(1)简要分析形成逆城镇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2)根据上图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差异。

6 . 下表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比重数据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七次人口普查年份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
城镇人口比重(%)13.2618.3020.9126.4436.2249.6863.89
1.据表可知(     
A.农村人口逐渐减少,比重降低B.城镇化的水平逐年提高
C.2010年城镇农村人口基本持平D.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后期
2.与五普至七普间城镇人口比重数据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上升最快B.乡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C.农业用地面积增加D.城乡间经济收入差距加大
2022-01-13更新 | 788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城市研究学者指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上下半场之分:“上半场”是用廉价的要素吸引企业,企业吸引就业和人才;“下半场”是用优质的城市生活和公共服务吸引人才,人才吸引企业,企业创造繁荣。要使城市走向繁荣,我国城市化的“下半场”必须(     
A.工业化推动城市化B.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C.进一步降低资源要素的成本D.以人为本,“人城”和谐发展
2021-11-19更新 | 331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一般从起步早晚、速度快慢、水平高低等方面叙述。下图为美国和土耳其城市化水平折线图(1950~2011年)。



根据图文材料,描述与美国相比,土耳其1950~2011年间城市化进程特点。
9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是(     
A.起步早、速度快B.起步晚、水平高C.速度快、水平低D.速度慢、水平高
10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化第Ⅱ阶段,主要出现(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B.逆城市化现象
C.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D.生物多样性增多
2.当前,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处于城市化第Ⅲ阶段的是(   
A.埃及B.中国C.德国D.印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