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4 道试题

1 . 干海子特大桥位于横断山脉安宁河地震断裂带上,海拔约2500米,是著名的网红打卡地之一。该桥以螺旋形“过山车跑道”的方式连接两条隧道(起终点高差712米)。桥身和桥墩大部分为钢结构,桥墩采用了独特的空管设计,桥面混凝土中添加韧度极强的钢纤维。图示意干海子特大桥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游客不同季节在干海子特大桥打卡时,沿途(     
A.春季稻花飘香B.夏季麦海翻浪C.秋季峰峦叠翠D.冬季漫山飘雪
2.干海子特大桥设计成螺旋形主要是为了(     
A.联系更多聚落B.增加桥梁美感C.降低桥面坡度D.提高抗震强度
3.干海子特大桥采用钢结构、空管桥墩及钢纤维混凝土等独特设计,主要应对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B.寒潮C.山洪D.地震
2023-02-07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单元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省北部某村地下水丰富且埋藏较浅,土壤中水分过多,影响农业生产。在古代,当地百姓独创出“合瓦地”。人们在“合瓦地”上种植品质上乘的早熟特色产品———济渎红蒜。红蒜一般在10月初播种,次年5月中下旬收获。近几十年来,由于“合瓦地”年久失修、暗渠逐渐干涸,红蒜品质下降,部分蒜农拆除“合瓦地”改种粮食作物。下图示意“合瓦地”建造过程与结构。

          

(1)“合瓦地”缓解了当地土壤水分过多和干旱对红蒜生长产生的威胁。请说明其原因。
(2)指出红蒜越冬时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并从“合瓦地”改善土壤温度角度分析红蒜早熟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当地部分蒜农拆除“合瓦地”改种粮食作物的行为?请表明态度并说出两点理由。
2023-06-21更新 | 3715次组卷 | 24卷引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单元测试·真题卷)-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西大同市素有“中国煤都”之称,作为典型的矿业城市,大同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表现为:经济发展对煤炭行业的依赖性强;第二产业独大,且重工业比重大于轻工业;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小。大同市云州区有500多年黄花栽培历史,黄花色泽金黄、角长肉厚,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黄花的花经过蒸、晒,加工成干菜食品;根可以酿酒;叶可以造纸和编织草垫;花葶干后可以做纸煤和燃料。



(1)目前大同矿业经济处于衰退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可采取哪些举措促进大同城市发展?
(2)指出云州黄花品质优良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3)为以黄花种植为基础的云州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2023-11-08更新 | 584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A卷·夯实基础)-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4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A.华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D.海南岛
2.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A.热量和土壤B.光照和湿度
C.积温和降水D.地形和水分

5 . 山东省某蔬菜基地在大棚中开展电气栽培试验,在蔬菜大棚屋顶下将裸露的铜线(高出地面约3m)水平延伸开来,这些铜线通电后可产生高达500伏的快速正电荷,产生的高频电流能够杀死空气或土壤中的细菌和病毒,并加快植物代谢活动。测定结果显示,通过铜线内的电流比智能手机的工作电流还要低。图示示意电气栽培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验表明,电气栽培可促进农业(     
A.缩短生长周期B.降低生产成本C.提高产量和质量D.增加土壤肥力
2.目前制约电气栽培技术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因素为(     
A.产品销售B.后期管理C.前期投入D.生产安全
2023-02-26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单元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6 . 阿联酋某公司在沿海建设大型的玻璃室内垂直农场,占地18.11亩。蔬菜采用营养液进行栽培、多层种植,产量相当于室外种植5463.2亩的农田,用水量只相当于室外种植的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联酋垂直农场的生产特点是(     
A.高投入,高产出B.反季节生产为主
C.本地品种为主D.属于循环经济
2.阿联酋垂直农场首选沿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B.技术C.交通D.市场

7 . 广西贵港木格镇一带,蔗农将多根甘蔗用蔗叶绑成一捆,再用长木棍连搭成一排。此法包裹的甘蔗因蔗皮白嫩、肉质鲜美脆甜而得名白玉蔗,是水果型甘蔗中的珍品。近年来,白玉蔗的销量一直不稳定,常有滞销和低价处理的情况,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有所下降。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1.木格镇白玉蔗采用蔗叶捆绑可以(     
①避免阳光暴晒甘蔗     ②减少病虫害     ③起到保鲜作用     ④减弱蔗身呼吸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近年来白玉蔗的销量不稳定,其原因不可能是(     
A.不易储藏B.交通闭塞C.市场竞争大D.品质下降
2023-02-25更新 | 28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单元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8 . “极地果蔬”是指种植在青藏高原上的有机果蔬。地处川西高原的理塘县平均海拔4300米,当地从山东引进温带瓜果蔬菜种植技术,在大棚内种出20多个绿色果蔬品种,不但满足了当地农牧民的“菜篮子”,还成为成都市农业产业转移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川菜直供港澳试点基地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理塘县利用温室大棚种植“极地果蔬”,可以(     
A.增加棚内光照强度B.加快空气流动速度C.防止土壤肥力流失D.提高地表土壤温度
2.与成都平原相比,理塘县生产“极地果蔬”的优势条件是(     
A.地势起伏较小B.日照时间较长C.灌溉水源充足D.劳动力较充足
2023-02-18更新 | 46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单元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9 . 2022年10月3日,我国南方地区某校高一地理小组利用国庆假期,到郊区开展了一次土壤野外考察,采集土壤标本,回校后完成土壤组成及酸碱性测定实验。该地理小组通过实验发现,土壤标本呈土红色,腐殖质较少,质地黏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土壤腐殖质较少,主要是因为(     
①气温高,微生物活动旺盛②植被差,枯枝落叶少③降水丰富,淋溶作用较强④风力小,风化作用弱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地理小组的同学带回少量土壤用于阳台种植花草,对其做法的目的阐述合理的是(     
A.浇纯净水——补充土壤矿物质B.加入果皮——增加土壤透水性
C.倒入茶叶渣——改变成土母质D.拌入河沙——增加土壤透气性
2023-02-14更新 | 521次组卷 | 20卷引用: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0 . 垦殖指数指某地域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率。水稻和小麦是中国、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下表为2019年两国的水稻、小麦生产数据和垦殖指数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国家水稻小麦垦殖指数
种植面积(亿亩)总产量(亿吨)种植面积(亿亩)总产量(亿吨)
中国4.452.103.571.2313.5%
印度6.601.104.501.0257.0%
1.对中印两国粮食生产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稻谷单产低于印度B.印度的小麦单产高于中国
C.中国的粮食自给率高于印度D.印度的粮食增产潜力低于中国
2.中国、印度两国的垦殖指数差异,主要取决于(     
A.科技、市场B.科技、气候C.土壤、地形D.地形、气候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