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农业生产成本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其包括水费、化肥费、农药费、机械作业费等,其中水费指由水利工程直接供应的与水相关的费用。2013~2021 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水稻灌溉水费支出平均为27.2元/亩,水费占生产成本比重平均为2.7%,不同地区差异明显。下图示意2013~2021年黑龙江省和江西省水稻灌溉亩均水费及占比。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黑龙江和江西水费说法正确的是(     
A.黑龙江省水稻亩均水费较低
B.黑龙江省水稻亩均水费波动幅度大呈上升趋势
C.江西省水稻亩均水费较高
D.江西省水稻亩均水费波动幅度小呈上升趋势
2.2019~2020年黑龙江水费占比变化的原因(     
A.劳动力成本上涨B.降水相对充足
C.用地成本降低D.农药化肥投入少
3.为保障黑龙江省水稻生产,降低黑龙江省水稻亩均水费的措施有(     
①培育耐旱水稻品种②发展智能灌溉技术
③实行跨流域调水④减少水稻播种面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5-20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4-6题及变式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尉犁县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角(如图),是整个盆地海拔较低处,自从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无法汇入罗布泊之后,河水最终汇入尉犁县,导致这里也成了一个盐汇区.夏季洪水泛滥,水流暴涨的塔河一改平时的温驯,肆意地往两岸扩张弥漫,形成广阔的河漫滩。9月份之后,洪水渐渐退去,地面不断返盐,在广阔的河漫滩上形成令人惊叹的“荒漠白雪”景观。

材料二   双河春顾的尉犁,其富饶与罗布泊的死寂大不相同,这里位于一片遍布田畴沃野的绿洲,有一望无际的棉田,面积达100余万亩,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为减轻土壤盐渍化,提高棉花产量,现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技术,效果明显。

(1)描述尉犁县河漫滩“荒漠白雪”的形成过程。
(2)说明膜下滴灌技术对改良土壤的作用。
(3)简述尉犁县种植棉花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024-05-07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19题原题及变式题

3 . 稳定和适当提升水稻种植面积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路径之一。江苏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苏北推行“旱改水”耕作制度改革,将旱地改为水田。如图为“1992~2021年江苏及省内三大区域水稻种植面积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代表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曲线依次为(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
2.近年来,苏南地区出现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季节性撂荒,其主要原因是(     
A.水稻种植技术提高B.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
C.农业生产结构调整D.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
3.制约苏北水稻生产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经营规模D.机械化水平
4.苏中地区进一步扩大稻田面积的有效途径是(     
A.缓坡修筑水田B.改良滨海盐土C.开垦河湖滩地D.复垦矿区土地
2024-05-01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4-6题及变式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M村位于江西省北部,20世纪80年代,当地从事双季稻生产。那时农民以水调温,早春育秧对稻田进行日排夜灌。如今,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工作,但水田并未荒芜,依然种植水稻。图为M村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与乙处相比,图中甲处各田块之间的相对高差较大。

(1)早春育秧,农民通过稻田的日排夜灌来调节温度。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相较于乙处,说明甲处更适合作为育秧田块的原因。
(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说明当前M村水稻生产特点的变化。
2024-04-29更新 | 30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19题原题及变式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生姜喜温怕冷,适宜温度为25-28°C,低于20°C发芽缓慢,遇霜凋谢,四川内江威远的姜农每年秋季选择土地埋水管,通过锅炉烧水循环热水的方法种植嫩姜,次年更换土地种植,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当地称之为锅炉姜。完成下面小题。

1.种植“锅炉姜”主要改善的条件是(     
A.水分B.温度C.土壤D.肥力
2.“锅炉姜”经济效益较好,主要得益于(     
A.实现薄利多销B.市场售价高C.种植成本较低D.储藏技术好
2024-04-11更新 | 20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4-6题及变式题

6 . 2024年初,黑龙江省抚远市的蔓越莓在一夜之间红遍全网。蔓越莓原产于北美,为矮蔓藤植物,2010年抚远市引进种植,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其收获主要采用湿收法,即先向农田灌水、聚拢果实,再采用新型机械收集漂浮于水面上的果实(如下图)。2022年抚远市的蔓越莓种子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一同返回地面,创下了国内首个蔓越莓太空育种的先例。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采摘机干收法相比,新型机械湿收法最突出的优势是(     
A.提高采摘效率B.减少人力投入C.保留新鲜口感D.延长储存时间
2.抚远市蔓越莓“太空育种”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提升抚远市蔓越莓的产量B.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
C.提高抚远市蔓越莓的品质D.扩大我国蔓越莓种植面积
2024-04-09更新 | 48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4-6题及变式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紫薯又称黑薯,为旱地作物,藤蔓贴地生长,既是粮食作物,也是常见的工业原料(如提取色素)。贵州省安龙县海子镇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和紫薯生长习性,利用垄上覆膜技术种植紫薯,不断探索“辣椒+紫薯”“万寿菊+紫薯”等旱地作物间作套种模式,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采用垄上覆膜技术能促进紫薯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①增加地面反射②减少杂草生长③提高土壤肥力④延长生长周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若利用紫薯作为工业原料提取花青素,当地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开展劳动技能培训B.完善交通设施
C.自主研发提取技术D.引入相关企业
3.当地选择种植紫薯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原因有(     
①降水稀少②旱地较多③紫薯种植难度低④紫薯用途广泛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4-03-27更新 | 11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1-3题原题及变式题

8 . 都市农业是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依托城市信息化等生产要素,以精细化农业为发展方向,并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化农业体系。其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科技创新支撑、生产供给保障、社会生活保障以及生态涵养修复四个一级指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评价指标中属于都市农业发展基础的是(     
A.科技创新支撑B.生产供给保障C.社会生活保障D.生态涵养修复
2.促进都市农业发展的可行性措施有(     
①统一整合区域农业②强化数字农业技术③全面发展第一产业④进行三大产业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3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4-6题及变式题

9 . 短日照植物只有当昼长缩短至12小时以下才能开花,而长日照植物则只有当昼长增长至12小时以上才能开花。菊花开花受光周期影响大。江西婺源皇菊观赏、药用、品饮价值俱佳,每年10月中旬花蕾现黄,11月上旬进入盛花期。下图示意北半球短日照植物开花时间随纬度变化图(只有一条曲线正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短日照植物的曲线是(     
A.甲B.乙C.丙D.丁
2.为更好促进旅游业发展,婺源菊农欲使皇菊花期提前至国庆假期,最宜采取的措施是(     
A.建温室大棚,提高室内温度B.安装日光灯,增加光照时长
C.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D.覆盖遮光布,缩短日照时长
2024-03-01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1 地球地图、地球运动-【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10 . 尼日利亚(位置见下图)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15—16世纪被殖民者入侵后其农业种植结构发生改变,水稻等作物替代了当地的高粱和粟类作物,但稻米产量一直很低,长期依赖进口,价格也居高不下。2003年以后,尼日利亚在中国政府的援助下稻米产量连创新高,如今尼日尔河三角洲遍布着由中国援建和当地开垦的稻田,尼日利亚也成为目前非洲稻米产量最高的国家。完成下面小题。

1.过去尼日利亚稻米价格居高不下,主要是由于(     
①稻米品质高②技术含量高③农民生产经验不足,单产低④种植面积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近年来尼日利亚稻米产量连创新高,这主要得益于该国(     
A.人口规模较大B.消费水平提高C.气候条件改善D.稻米种植技术提高
2024-02-27更新 | 46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4-6题及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