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陕西省的中医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咸阳市大力推动发展中医药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逐步形成南北两个中医药产业片区:北部片区位于北部五县,南部片区位于咸阳市主城区,并出现明显的产业链分工。位于咸阳市北部的S村村民居住分散,外出务工人员多,剩余劳动力难以外出务工,集体经济薄弱。S村通过“企业+村集体”模式创办中药材社区工厂,把“生产车间”搬到村民家门口,就地解决村民就业,带动乡村振兴。下图为咸阳市的中药产业集群分区发展图。



(1)推测南部综合发展片区可能重点发展的中医药产业部门。
(2)试分析咸阳市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南北片区各自的有利条件。
(3)简述S村中药材社区工厂对于该村产业振兴的意义。
2023-04-27更新 | 53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太行山的涉县早作“石堰梯田”,于2019年被列入中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里沟岭交错,群峰耸峙,与石山相呼应,构成规模宏大独其特色的梯田景观。据该县某村志记载,该村人口明万历元年为551人,清嘉庆三年为1112人,民国33年为2724人,1974年为3725人,2016年为4595人。

石堰梯田种植物种丰富多样,有谷物、豆类、薯类、油料作物、麻类、中药材、蔬菜、林果等,但梯田仍然靠天吃饭,旱涝无定,干旱固然影响收成,然而夏季突发的暴雨也可能导致梯田损毁。下图一示意涉县旱作梯田,图二示意云南元阳梯田,图三示意涉县旱作梯田核心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比变化。



(1)分别指出涉县梯田与云南元阳梯田的耕地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据图文资料,分析涉县早作梯田景观的形成条件。
(3)据图三,推测涉县梯田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
(4)请你为当地保护该农业文化遗产提出合理措施。
2020-11-03更新 | 37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专家2019-2020学年高考模拟试卷(一)文综地理试题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太行山的河北涉县“石堰梯田”,2019年入选中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里沟岭交错、群峰耸峙,与石山相呼应,构成规模宏大独具特色的梯田景观。据该县某村志记载,该村人口明万历元年551人,清嘉庆三年1112人,民国33年2724人,1974年3725人,2016年4595人。

石堰梯田种植物种丰富多样,有谷物、豆类、薯类、油料作物、麻类、中药材、蔬菜、林果等,但梯田仍然靠天吃饭,旱涝无定,干旱固然影响收成,然而夏季突发的暴雨也可能导致梯田损毁。




(1)分别指出涉县梯田与云南元阳梯田的耕地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分析涉县梯田景观的形成条件。
(3)据图三,推测涉县梯田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
(4)请你为当地保护该农业文化遗产提出合理措施。
2021-04-16更新 | 247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学科网2021年高三3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新课标Ⅱ卷)
4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塞罕坝位于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左图),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由于历史上人类大规模开垦和破坏,塞罕坝由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的皇家猎苑之地变为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的风沙紧逼北京。为了抵御风沙南侵,1962年我国在塞罕坝设立林场。林场建设初期,从1000km之外的黑龙江孟家岗林场运来当地优质树苗栽种,但成活率极低。之后,林场改平床育苗为高床育苗(右图),使树苗成活率大幅提高。经过50多年的发展,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0%,并建成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森林旅游胜地,林场建设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平床指床面与步道在同一水平面,一般步道较窄。)



(1)分析塞罕坝原始植被破坏后,风沙紧逼北京的原因。
(2)推测塞罕坝林场建立之初造林成活率低的可能原因。
(3)说明与平床育苗相比,塞罕坝采取高床育苗的优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人烟稀少。棉花喜光、喜高温,9、10月成熟,成熟期降水少利于保障纤维品质。20世纪50年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引种棉花成功,目前该区域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早期,棉花成熟时多依赖人工采摘。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新疆积极推广机械化采摘,2019年机采率已近70%。塔里木盆地春季多大风,棉农常在棉田覆盖地膜种植棉花。下图示意塔里木盆地棉花的分布。

(1)说明塔里木盆地人烟稀少的自然原因。
(2)描述塔里木盆地棉花产区的分布特征。
(3)简述塔里木盆地棉花产区利于棉花生长的地形、气候和水源条件。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问题①:说明目前该地区积极推广机械化采摘棉花的原因。问题②:说明该地区棉农春季在棉田覆盖地膜种植棉花的原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花菜又名忘忧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深广,耐瘠、耐旱、耐盐碱,具有很强的吸水固土作用,对土壤要求不严,田边或山坡均可栽培,忌土壤过湿或积水。大同市地处黄土高原北部边缘,从明朝就开始种植黄花菜,享有“黄花之乡”的盛名。黄花菜主要种植于大同市的丘陵地带,目前主要以干菜的形式销售,产品销往亚欧多个国家和国内多个城市,发展前景良好。下图为山西省地形示意图。


(1)评价大同市种植黄花菜的土壤条件。
(2)说明大同市长期种植黄花菜对当地土壤的改造作用。
(3)分析大同市种植黄花菜前景良好的主要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问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①请为大同市大规模种植黄花菜提出合理化建议。②请为以黄花菜种植为基础的大同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2020-06-15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文综地理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地,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最适宜的橡胶造林区。

材料二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近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当地雾日比以往减少很多。

材料三     图1为2010年西双版纳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变化图,图2为原始森林和橡胶林的结构图。


(1)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雾日比以往减少很多,简析该地雾日减少的原因。
(2)该地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简析其原因。
(3)说明该地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农架位于鄂西北山区,这里保存了完好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区域。林区西部群山中环抱着一块近3万亩的高山草甸,9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湖泊镶嵌其中,被称大九湖。1986-1992年,当地农民在大九湖开挖深沟大渠,大面积开垦人工草场,兴建高山牧场,但牧业收益不明显,经营困难。2016年后,当地通过退耕还湿、荒山造林,大九湖恢复了湿地风貌。下图为神农架林区地形图。

(1)分析神农架林区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区域的基本条件。
(2)推测造成1986-1992年大九湖牧业经营困难的原因。
(3)在兼顾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的前提下,你认为大九湖可以发展哪些产业?并说明理由。
2024-05-22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二模(5月)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都市农业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区及近郊间隙地带的农业,是一种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如下图)。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积极推动都市农业发展,在高楼林立、路网密布的城市街区里保有了农田,由专业农民精耕细作,农产品销售份额占到全国的9%。经过60多年的发展,日本都市农业在农户数量和农户结构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指出都市农业除生产功能以外的其它功能。
(2)分析日本都市农业农产品销售份额较高的原因。
(3)推测经过60多年发展的日本都市农业在农户数量和农户结构上的变化。
2023-12-3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梁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同因素通过影响湖泊水位、水温变化及营养物质输入,从而影响湖泊生产力变化。托素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内,是巴音河的尾闾湖(河流末端形成的湖泊),水深达25米。托素湖及克鲁克湖上游分布着村落和农田,该区域农业播种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起逐渐增加,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达到峰值,此后逐渐减少。下图示意托素湖所在区域。

(1)比较克鲁克湖与托素湖水位季节变化大小,并说明理由。
(2)简述农业发展对托素湖的影响。
(3)推测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托素湖生产力的变化情况及依据。
2024-06-0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