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粮食生产受自然和经济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环境变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的粮食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粮食生产的空间转移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的粮食生产变化,根据该指标的大小可将不同粮食生产区域划分为粮食生产转出区、粮食生产稳定区和粮食生产转入区三种类型。粮食生产转出区说明粮食生产呈现相对退化趋势,粮食生产稳定区是指粮食生产维持在相当水平,粮食生产转入区表明粮食生产具有稳步增长趋势。

材料二:浙江省首部粮食安全地方性法规《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从耕地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储备、应急与监管等方面作了基本规定,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

材料三:中国省际粮食生产区域划分的空间分布图。



(1)读图判断山东省和广东省两地所处的自然带,简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2)山东省近年来粮食生产稳步增长,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影响山东粮食作物生长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据图简述青海省粮食生产区域类型的变化,推测该变化发生的可能原因。
(4)浙江省2001年到2015年一直属于粮食生产转出区,阐述该省提高粮食安全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2019-10-30更新 | 251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1.3 耕地与粮食安全 同步训练-学科网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同步备课(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地,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最适宜的橡胶造林区。

材料二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近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当地雾日比以往减少很多。

材料三     图1为2010年西双版纳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变化图,图2为原始森林和橡胶林的结构图。


(1)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雾日比以往减少很多,简析该地雾日减少的原因。
(2)该地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简析其原因。
(3)说明该地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喜温暖湿润,喜酸性土壤,忌强光照射,忌涝。太极村(图5)地处贵州毕节,是我国千年野生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太极村古茶园仅开发初加工产品在周边销售。2021年广州对口支援以来,太极村茶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广州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暑假到该村开展为期三天的古茶园人文地理研学。该研学小组成员先走入古茶园观察茶树的生长和管理状况,再走访茶农,当地茶农热情地告知该研学小组成员,广州对口支援为他们提供的帮助。行程结束后,该研学小组总结太极村古茶园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启示,形成调研报告。



(1)简述坡地地形对太极村古茶园的重要意义。
(2)推测广州对口支援给太极村茶农提供的帮助。
(3)该研学小组拟总结太极村古茶园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启示,试为其拟定要点。
2024-01-13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太行山南麓,是一座以裂谷构造、水动力作用和地质地貌景观为主的综合性地质公园。2021年5月,威海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李教授指导下,开展了以“云台山地质地貌与古村落变迁”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登顶后,发现这里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石灰岩溶洞;而山脚下,却分布着大规模的峡谷地貌。红石峡(图1)是云台山最富特色的景点,两岸红色岩壁层理结构明显,谷底飞瀑幽溪, 形成独特的高山峡谷景观。当地村民说在这里修路时曾发现“怪石头”,经鉴定其为寒武系晚期“三叶虫化石”,这对研究华北地区的古地理环境和海陆变迁具有重要意义。研学小组在云台山还考察了一个著名的古村落——一斗水村,这里的古梯田(图2)用片石、卵石、方石建成,造工之精致,令人震撼。



(1)推测云台山主要的岩石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指出形成云台山顶峰溶洞的地质作用,并分析红石峡峡谷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3)分析一斗水村修建古梯田的原因。
2021-08-02更新 | 286次组卷 | 5卷引用:2.2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明到太行山深处的涉县王金庄进行研学旅行,他在日记中写道:清早起床,沿着陡峻的石扳路往上走,看到村民们纷纷赶着驴上山耕作,体型矮小的驴背上驮暑农具和一天劳作所需的生活必需品,抬头望去层层梯田,犹如天梯……来到石头砌成的田埂旁,发现田埂边缘种植了稀稀疏疏的花椒树,花椒树是一种落叶灌木,根系发达,叶片小,耐旱、耐贫瘠,其果实是很好的烹饪佐料,环顾四周,田间地头散落着一些石头砌成的简易小屋,当地人称之为庵子……下图分别是小明拍摄的涉县王金庄石堰梯田景观和石屋景观。



(1)简述村民主要用驴运输物品的原因。
(2)分析王金庄发展石堰梯田的原因。
(3)分析梯田边缘种植花椒树的意义。
(4)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点,推测庵子的作用。
2022-01-18更新 | 484次组卷 | 16卷引用: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树属热带作物。1847年英国人利用可可生产出第一块固体巧克力,此后欧洲和北美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巧克力生产地。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人采用可可树与椰子树间作种植模式,该国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可可种植国和出口国,但可可加工业长期相对落后。2010年印度尼西亚开始对可可出口征收出口税,对本国可可产业带来深远影响。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位置和该岛某可可种植园椰树与可可树间作模式。



(1)依据苏拉威西岛的可可树种植环境,推测可可树生长喜好的气候条件并说明理由。
(2)分析欧洲、北美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巧克力生产地的原因。
(3)简析印度尼西亚征收可可原料出口税对本国可可产业发展的影响。
2021-12-22更新 | 641次组卷 | 7卷引用: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精练)-【精讲精练】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精讲精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阴影示意的M地区曾经是湿地(沼泽),年降水量是年蒸发量的1.2~1.5倍,远低于英国西部和北部。在罗马时代,人们对M地区湿地进行了排水尝试,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该地引入荷兰风车与水利工程技术,湿地得到成片开垦。经过几百年的开发,M地区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1)分析M地区排水后能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2)分析罗马时代和17世纪对M地区湿地开垦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3)推测M地区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021-07-01更新 | 18522次组卷 | 55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变化解读及考法 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王金庄村位于河北邯郸涉县。元代初期,迁居此地的人们就地取材,用石头垒起房屋和梯田。后来人口增加,梯田不断增多,最多时有8万余块、1.2万亩,占村落总面积的70%以上,最小梯田不足1平方米。2014年,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被评选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地夏季多暴雨,梯田易损毁,每年需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进行修缮。近二十多年,王金庄村出现了石房大多空闲、梯田大面积撂荒的现象,且撂荒情况远超石家庄周边。下图示意王金庄村的地理位置。



(1)根据梯田的数量和面积,推测王金庄村的地形特点。
(2)与东南丘陵地区的梯田相比,王金庄村梯田的土地生产力较低,分析限制该村梯田农业生产条件的自然条件。
(3)分析王金庄村的耕地撂荒的原因。
(4)王金庄村的梯田作为中国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农耕地,有人提出对其撂荒的梯田进行复垦,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1-07-06更新 | 352次组卷 | 5卷引用:3.1 农业区位因素(精选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9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攀枝花米易县山谷相间,盆地交错分布,地势北高南低,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气候,有“山高一丈,大不一样”之说,攀枝花适宜多种水果生长。目前,政府把发展水果产业作为重点扶贫项目之一。其中米易县是全国最大的早熟、优质枇杷基地(枇杷树喜光、喜温、不耐寒,一般秋天或初冬开花,春天结果,初夏成熟),11月下旬即可采摘上市,持续到次年5月上旬。下图为攀枝花附近地区和各区县水果种植分布图。



(1)推测米易县枇杷品质好、上市早的有利条件。
(2)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水果在攀枝花都能找到种植区,试说明自然原因。
(3)试为攀枝花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某企业承建了西非国家科特迪瓦的奥贝公路建设工程,该公路横穿科特迪瓦北部边疆,线路经过的区域地貌、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大量中国管理者、工程师驻扎在当地项目部的营地,该营地距离科特迪瓦最大城市阿比让约800km。项目部从中国购买各类蔬菜的菜籽,在营地里开垦了约2000m2的荒地,将种植"营地菜园,作为工程施工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营地附近土壤坚硬,难以耕作,项目部采用客土置换的方式更新土壤。经过项目部员工的共同努力,"营地菜园,已成型,各分组都认领了自己的菜地。下图示意该项目营地区位。



(1)说明项目部将种植"营地菜园"作为工程施工期间重要任务的原因。
(2)从气候角度,分析项目部员工种植"营地菜园"面临的困难。
(3)推测"营地菜园"土壤的来源,并说明理由。
2021-02-19更新 | 351次组卷 | 6卷引用:3.1 农业的区位选择-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