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葑田是指将湖泽中的葑泥移附到漂浮在水面的木架上,成为一种可随水位上下浮沉的耕地(图1);垛田则是将湖泽中的泥土不断堆积垒高(一般1米以上),从而形成四周环水呈岛屿状的田地(图2)。江苏省兴化地区地势低洼,湖泽众多,历史上葑田盛行,后因河道演变,葑田逐渐变成垛田并一直延续使用至今。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农民大规模开发葑田,主要适应当地(     
①人多地少的特点②洪涝频繁的特点
③光热充足的特点④土壤贫瘠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该地区葑田逐渐演变成垛田,主要因为(     
A.洪涝灾害增多B.盐碱化加重C.湖泽水位变浅D.可用木材减少

2 . 2023年2月20日,南充晚熟柑橘果实陆续成熟,果园里有人直播采摘景象并销售柑橘。近年来,汇源果汁等知名果汁企业入驻南充,发展果汁饮料加工工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充种植晚熟柑橘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品质B.增加产量C.错季上市D.减轻病害
2.果园直播销售柑橘,得益于(     
A.市场需求扩大B.互联网技术进步
C.种植技术革新D.生产成本降低
3.知名果汁企业人驻南充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气候暖湿B.市场广阔C.劳动力充足D.原料丰富

3 . 某镇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当地居民适应自然环境建造了稻作梯田,有着悠久的稻田农耕文化历史。2005年,该镇的“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某研究小组对该镇进行调查,发现1977-2020年该镇常住人口数量、稻田面积均发生变化(图),且成片的稻田明显减少;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旅游开发出现“人增田减”的现象,且稻田面积减小的地区集中在远离村落和靠近村落的地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该镇出现“人增田减”现象的原因是(     
①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基础设施改善②现代农业开发,产值高,人口回流③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导致耕地退化④种植结构变化,稻田转变为菜地和果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经调查发现当地稻田破碎化现象严重,推测开展此项调查研究时需要借助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5GC.GISD.BDS
3.从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角度,当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保护稻作梯田景观和传统农耕文化B.保护和修茸传统村落
C.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D.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禁止农田非粮化

4 . 粮食主要包括食用的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日本的农作物主要是水稻,2020年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仅为36%,但稻米自给率基本达到10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0年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仅为36%,主要是由于(     
①地狭人稠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③生活水平高④水利工程量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2020年日本的稻米自给率基本达到100%,主要影响因素是(     
A.劳动力B.地形C.水源D.政策
2023-04-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认养农业”是将农产品与旅游、养老、文化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把城市居民作为目标对象,以体验、互动项目为卖点,将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旅游景点、风情民俗进行整合包装,再打包兜售。整条产业链由过去的“产供销”变成了“销供产”。辽宁省盘锦市某镇,当地农户瞅准了“认养农业”的发展潜能,实行“农旅结合,共同发展”的模式,将农业认养开展得如火如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认养农业”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支持B.技术进步C.市场需求D.气候适宜
2.辽宁盘锦的“认养农业”模式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其优势包括(     
①农民与消费者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②农产品滞销难卖的风险大大降低③农民的利润也显著提升④是循环经济在农业领域的生动实践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23-02-15更新 | 913次组卷 | 1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开学摸底)地理试题

6 . 新中国成立初期,南方地区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和输出区。保障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下表为1985年和2018年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单位:亿吨)变化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产量年份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和华南地区全国
19850.360.820.770.933.79
20181.201.440.990.966.21
1.与北方粮食主产区相比,南方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优势是(     
A.水热更充足B.土壤更肥沃C.耕地更广阔D.耕作历史更悠久
2.近年来,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南运量增加,是因为南方粮食主产区(     
①耕地面积减少②农业结构调整③生态环境恶化④种植技术滞后
A.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③
2022-09-05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耕地流转市场日益活跃,耕地“非粮化”问题日渐凸显,粮食安全不断受到威胁。耕地“非粮化”是指土地经营者将耕地用于非粮食种植的农业生产行为。2019年,广东省的粮食自给率约为35%,耕地“非粮化”利用风险较高。下图示意2019年广东省耕地“非粮化”驱动类型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省耕地“非粮化”问题最突出的地区是(     
A.粤北地区B.粤东地区C.粤西地区D.珠三角地区
2.广东省耕地“非粮化”程度最高地区产生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业劳动力数量②耕地产出效益③农业生产技术④耕地流转政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广东省耕地大量“非粮化”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农作物灭绝
B.破坏土壤耕作层,加剧水土流失
C.提高土壤石漠化率,降低土壤肥效
D.减少温室气体吸收,加剧气候变暖

8 . 埃尔埃希多地区(下图示意)年降水量约300mm,曾是西班牙经济落后地区。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当地大力发展温室大棚种植蔬菜,逐渐成为”欧洲的蔬菜之都”。他们创新改良沙石土壤结构,使土壤剖面呈现出了下层黏土、中间层有机肥、表层沙土的“三明治”结构新土壤,并且夏季会给棚顶刷上白石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在农业生产中普及温室大棚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光照的利用率B.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C.减轻病虫害的威胁D.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2.与改良前的沙石地相比,改良后的“三明治”结构新土壤的显著优点是(     
A.透水通气好B.储存热量多C.土壤温差小D.保水保肥强
3.夏季,农民在温室棚顶刷上白石灰,主要目的是(     
A.减少大棚内的水分散失B.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保持棚内温度
C.反射太阳辐射,降低棚内温度D.增大温室的比热容,减慢增温的速度
2022-02-24更新 | 1820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21-22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一直是我国最大的食糖生产基地。但到了21世纪初,广西食糖产量下降、企业利润降低,我国食糖进口大幅度增加。近年来,广西加强与巴西等世界主要产糖国交流合作,产糖业正逐步走出困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广西相比,巴西发展食糖业的突出优势是(     
A.生产成本低B.产品质量高
C.加工技术先进D.社会协作条件好
2.下列措施有利于广西产糖业走出困境的是(     
①扩大甘蔗播种面积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③增加农药化肥施用量,提高甘蔗单产④培育甘蔗良种,提高含糖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阴影示意的M地区曾经是湿地(沼泽),年降水量是年蒸发量的1.2~1.5倍,远低于英国西部和北部。在罗马时代,人们对M地区湿地进行了排水尝试,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该地引入荷兰风车与水利工程技术,湿地得到成片开垦。经过几百年的开发,M地区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1)分析M地区排水后能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2)分析罗马时代和17世纪对M地区湿地开垦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3)推测M地区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021-07-01更新 | 18505次组卷 | 55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