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某国际流行服装品牌企业,一年推出超过12万款商品,是同业的5倍之多,70%销往欧盟国家。旗下400余位设计师,随时穿梭于米兰、巴黎等时尚重地,以掌握最新的潮流趋势。生产基地位于西班牙,通过架设地下传送带网络,将高度自动化的染色、剪裁中心与周边500家代工终端厂连接,每天根据最新订单,把布料准时送达终端厂。采取多样少量的经营方式,成衣从设计到柜台出售的时间一般为12天,每隔3周店内商品全部换新。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该服装品牌销售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分别是
A.铁路、航空B.公路、水运C.公路、铁路D.公路、航空
2.在该服装品牌生产基地,形成代工终端厂集群的主要目的是
A.缩短生产周期B.扩大生产规模C.延长产业链条D.节省建厂成本
2020-02-0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

(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1996~2008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3 .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 E>1 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 E<1 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时间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
密集型
资源
密集型
资金技术
密集型
2001~2005-2.350.870.522001~20131.510.66-0.08
2006~2010-1.102.131.35
2011~20130.880.211.31
1.2001~2013年,“粤东西北”
A.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
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D.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
2.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
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
3.2001~2013年,“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A.技术密集型行业B.资源密集型行业C.资金密集型行业D.劳动密集型行业

4 . 城市间创新联系是指区域内城市之间彼此开放、紧密联系,建立更太空间范围内对技术、知识、信息等关键要素的共享,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越高。一般情况下,在城市最大引力线图中,某一城市被连接的次数越多,表明该城市引力越大,中心地位越高。下图为2013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的最大引力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的主要特征是(   
A.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低
B.西部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高
C.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均衡
D.大致呈自东向西减弱的趋势
2.与上海市相比,成都市最大引力线更密集,其主要原因是(   
①上海城市服务水平低于成都       
②上海市周边创新城市较多
③成都市交通运输更便捷       
④成都市创新联系较独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下图为“钢材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与其他企业的关联示意图”,钢材生产企业的各个关联企业在实际生活当中往往聚集在同一个区域。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下列关于导致这些企业集聚的主要原因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工业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有利于共同利用便利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B.相关联的产业企业集聚可以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
C.相关联的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是工业化进步的必然和唯一趋势
D.相关联的产业企业集聚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2019-09-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六校发展联盟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6 . 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

(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
(2)西宁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________ 、________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3)196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7 .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表(如下表)。

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2.造成从84年到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①④

8 . 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广东的地理重心位于 113°10′E,23°30′N,经济重心则在一定范围内不断迁移变化,下图为1979~2014年广东省经济重心空间动态演变轨迹,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广东省 1979—1992 年经济重心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心变化与改革开放政策有关B.省内经济区域差异增大趋势明显
C.经济重心一直位于地理重心的东南部D.西北部地区经济总量呈下降趋势
2.2000 年后广东经济重心的总体移动方向发生变化,其原因可能是
A.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停滞B.省内产业转移
C.省内人口流动发生变化D.粤东地区快速发展

9 . 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0—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  )
A.由中温带移向暖温带
B.由半湿润区移向湿润区
C.由半干旱区移向半湿润区
D.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
2.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化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C.农业技术进步D.交通运输网络发展
3.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  )
A.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B.更有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
C.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D.增加了台风、洪涝的灾害风险

10 . 读“   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 下列小题。


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阶段 I 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C.该国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
D.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
2.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