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蓝印花布是以蓝草中提取的靛蓝为染料,采用全棉面料通过多道印染工艺制作的手工印花织物,曾在我国民间广泛流行。江苏省南通市地处长江三角洲,被称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该地历史上纺织手工业发达,明清时期棉花和蓝草种植广泛,曾经“乡乡都有染布坊,村村都有染布匠”。目前,南通仍有少量传统蓝印花布生产,成为传统土布生产的“活化石”。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下图为南通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南通(如上图)历史上曾是全国的棉花、布匹生产中心,如今侧重纺织品的加工与贸易,棉花需大量从外省采购。传统的纺织业在南通不再“传统”:某纺织新材料项目的落户,试图将聚酯纤维和变形丝的可能性探索到极致;某新厂区建立的数字化纺纱车间将利用5G、物联网等技术,把工厂变成24小时不间断生产的“黑灯工厂”;家纺设计大赛,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设计师,使南通家纺产品成为全球流行趋势的风向标。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里集聚了企业3800多家、商户1万多家、从业人员40多万,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南通已是国内纺织业集聚度最高、门类最齐全的地区之一。

(1)分析明清时期南通“乡乡都有染布坊”的条件。
(2)推测南通棉花大量从外省采购的原因。
(3)分析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内集聚大量纺织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3-04-20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选修)

2 . 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人口指数表示人口城镇化率、年龄结构、教育结构有利于产业结构发展的优势程度;产业指数表示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有利于人口结构合理发展的优势程度。下图为黄河流域人口与产业综合指数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人口与产业综合指数的变化特点,正确的是(     
A.人口指数波动下降
B.产业指数波动上升
C.人口指数与产业指数的协调度逐步提升
D.人口和产业发展关系呈现由“人口滞后”向“产业滞后”发展的趋势
2.从黄河流域人口结构发展指数空间演化格局来看,目前呈现中游>上游>下游的格局。推测下游地区人口指数落后的原因(     
A.城镇化水平下降B.人口受教育水平下降C.人口总抚养比上升D.青壮年人口迁出增多
3.为促进人口、产业结构的协调,黄河上中下游应(     
①上游地区培养特色产业,提升人口综合素质
②中游地区培育本土优势产业,淘汰传统落后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③下游地区将消费市场适当向老年市场转移,加大社会养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改进
④下游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吸引更多青壮年人口迁入,促进人口结构协调优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3-15更新 | 758次组卷 | 8卷引用:地理(江苏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虚拟现实(VR)技术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VR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2018年6月青岛崂山区成功创建全国首个虚拟现实(VR)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18年9月27日崂山区成功举办国际虚拟现实(VR)创新大会。崂山产业基地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引领,集聚了歌尔、黑晶、海信等一批拥有较高示范效应的虚拟现实企业,崂山虚拟现实(VR)产业发展由此驶入快车道。下图为青岛崂山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1)简述青岛崂山区发展虚拟现实(VR)产业的优势条件。
(2)分析青岛崂山区成功创建全国首个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的意义。
(3)推测崂山虚拟现实(VR)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2-09-01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临泽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尼西亚金属资源丰富,其中镍矿资源储量居全球第一,占世界镍矿资源储量23.6%。镍具有很好的可塑性、耐腐蚀性和磁性等性能,因此主要被用于钢铁、镍基合金、电镀及电池等领域,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在区域协作发展的合作框架下,印度尼西亚招商引资中方企业参与镍矿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近年来,随着印度尼西亚调整镍矿资源的出口政策,严格控制原矿出口,对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影响较大。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镍矿资源分布图。

(1)分析中方企业参与印度尼西亚金属资源的开发的原因。
(2)推测近年来印度尼西亚调整镍矿资源出口政策的原因。
(3)应对印度尼西亚的镍矿出口政策,请为受影响的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企业提出可行性措施。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受到普遍重视,涌现出大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上海市政府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位于老城区的M50是上海市最早开发的文化创意园区之一,其前身是1937年创办的信和纱厂,随着传统工业优势的弱化,M50经历了从工业园区到艺术产业园区的转型,利用老厂房改造并建立办公室、画廊等项目。

材料二   下图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分布及产业类型。



(1)归纳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分布特点,并推测其形成原因。
(2)以M50为例,说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对老城区振兴的作用。
(3)苏州市内遗留较多的老厂房、旧仓库和历史街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请你借鉴上海的经验,说明苏州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性开发措施。
2022-02-23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苏省泰兴市的黄桥镇(20万人左右),被誉为中国的“提琴之乡”,当地人制琴已有50多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从上海国营提琴厂回乡的工人把提琴制作技术带到了黄桥镇,当地制琴产业开始发展并且迅速占领国内市场。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整个提琴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2000年后,黄桥镇制琴企业经过调整,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当地拥有220多家提琴生产及配套企业,每年生产的各类提琴约占世界总量的30%,产品远销欧美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提琴生产基地。下图示意黄桥镇地理位置。



(1)说明20世纪60年代黄桥镇发展制琴产业的优势条件。
(2)推测20世纪90年代黄桥镇提琴产业发展遇到瓶颈的主要原因。
(3)近年来,黄桥镇制琴产业在不断增添自动化程度高的机械设备。试简述理由。

7 . 晋东南地区群山环绕,东临华北平原,该地区发展从明清开始经历了多次的兴衰变化,下图显示各阶段变化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现代,晋东南形成煤炭自产自销的封闭产业体系,其主要原因是(     
A.国内市场狭小B.煤炭储量不足C.交通运力不足D.煤炭开采困难
2.推测1970后晋东南迅速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可能是(     
A.电子厂B.冶金厂C.服装厂D.汽车厂
3.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晋东南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停止经济活动,封山育林净水B.大力发展火电,提高附加价值
C.重拾盐、粮商业,促经济提升D.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
2023-04-27更新 | 19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西壮族自治区青山寨,有一个建筑风格奇特的村寨,寨子里的房子多数搭建在山沟大小不一的石头上,下部架空,因而也被称为“石上人家”。图1为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图2为广西青山寨的传统民居建筑。

材料二:螺蛳粉是广西柳州市特色小吃,主要食材有米粉、酸笋、木耳等。近几年,该市螺蛳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日趋完善,并带动包括大米、竹笋、木耳等在内的50万亩原材料基地建设,覆盖农业、食品工业、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同时发展工业旅游、开发文创产品等,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1)图1区域种植双季稻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_________,但近几年来,由于___________、交通、___________和政策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小城镇附近农田向发展蔬菜、水果、园艺为主体的方向转变。
(2)根据图2中传统民居景观特征,可推测当地降水较________(选填“多”或“少”),岩石抗侵蚀能力较________(选填“强”或“弱”)。
(3)分析柳州螺蛳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桑树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30℃。桑蚕以桑叶为主要食料,其适宜的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1个月,蚕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我国有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近年来,江浙地区种桑面积和蚕丝产量日益萎缩。2006年,我国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广西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承接蚕桑“西移”,推动桑蚕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广西桑蚕产业存在生产产业链较短、“大而不强”的现象,且市场以国内东部沿海地区为主。下图为我国部分桑蚕业优势区分布示意图。



(1)与江浙地区相比,分析广西发展桑蚕产业的有利气候条件。
(2)推测江浙地区桑蚕业日益萎缩的主要原因。
(3)简述发展桑蚕业对广西发展的积极影响。
(4)针对桑蚕业存在的问题,请为广西桑蚕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战后,日本工业发展迅速,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日本大分县(下图)长期主要种植水稻,仅能维持温饱。70年代末改种梅子与板栗,并通过后期加工,产值较高,效益较好。在此基础上,日本发起“一村一品”的运动,每个村、镇都拥有至少一种独具特色的农产品或别的产品、商品、观光点、节庆“秀”活动等创意,并使之享誉全国,进入国内及国际市场。


   
(1)简述上世纪70年代日本工业发展对农村经济的不利影响。
(2)推测大分县种植梅子、板栗代替水稻的原因。
(3)简述“一村品”运动对当地产品进入国内及国际市场的作用。
(4)说明大分县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2020-10-03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