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法国是传统港口大国,共有500多座海港和河港。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法国形成了“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的格局。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上升,法国的临港工业出现空心化态势。

材料二:如图为法国主要港口的分布示意图。

(1)描述法国港口空间分布特征,并据此推测法国人口和水系的空间分布差异。
(2)解读法国“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格局的形成过程。
(3)从劳动力角度提出缓解法国临港工业空心化的措施。
2024-03-07更新 | 430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适应性考试(一)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0年,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正式建成并开放通车,国家交通部提出了五纵七横的国道干线方案,合肥J汽车厂抓住机遇开发新的汽车品类以满足居民短途城际出行。2017年底,该汽车厂与德国著名传统汽车品牌合作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合肥不仅成为新的汽车生产基地,更是德国总部之外全球第一个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和部件中心。目前,合肥已汇聚蔚来、大众安徽、比亚迪、江淮汽车、长安等6家整车生产基地。2023年度,汽车总产量134万辆,新能源占比55%。今年,政府为打造汽车首位产业,又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的系列政策。图为江淮蔚来和大众安徽厂房景观。

(1)20世纪80年代、中国汽车制造主要类型是各类卡车和轿车(乘用车)。推测1990年J汽车厂开发的新汽车品类,并说明理由。
(2)说明德国车企落地合肥的主要原因。
(3)从区域联系的角度,分析合肥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心”的优势区位条件。
2024-04-15更新 | 366次组卷 | 3卷引用:押江苏卷第17~19题 产业转移、升级与产业振兴-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3 . 下图表示有生产联系的甲乙两个工厂单位产品部分成本在过去10年间的变化,其中,+5表示增加5%,-5表示减少5%,0表示没有变化,其他以此类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原料原料(零部件)运费能源能源运费劳动力地价产品运费广告费排污费用
0-150-5+20+500
0+100-2+5+6-15-5-6

1.据图中甲、乙两工厂成本变化情况,推测引起甲工厂原料(零部件)运费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交通发展B.信息网络发展C.产业集聚D.科技发展
2.甲、乙两工厂组合最合适的是(     
A.甲—汽车厂、乙—煤炭厂B.甲—芯片厂、乙—硅片厂
C.甲—机械厂、乙—钢铁厂D.甲—纺织厂、乙—服装厂
2022-09-2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2020-2021学年下学期学测模拟地理试卷二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北方的新喀里多尼亚岛东北侧森林茂盛。该岛地质构造活跃,多火山地震,富含硫化镍的蛇绿岩覆盖面积占岛屿1/3。当地开发的镍矿资源主要富集在沿海10~30m深的红土层中,储量约占全球25%,采矿业是其支柱产业。

材料二、图1为新喀里多尼亚岛及周边地区简图,图2为该岛地质剖面示意图。

(1)分析该岛东北侧森林茂盛的原因。
(2)推测该岛红土层中镍矿的形成过程。
(3)简述露天开采和加工镍矿资源过程中可能对近海珊瑚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4-01-26更新 | 48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国是东盟最大的汽车生产和出口国,汽车产业基础好、目前处于产业升级阶段泰国计划将其东部经济走廊打造成世界级经济、贸易、交通和物流中心,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将乘用车销量中新能源车的比例提高到50%。2021年,中国和东盟正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3年10月、中国某新能源车企在泰国罗勇府泰中罗勇工业园投资建厂,涵盖电池、电机、发动机、涂装、总装等生产部门。该厂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除投放泰国本土市场外,还将出口到其他国家。下图示意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概况。



(1)总结图示区域汽车制造相关产业的分布特征。
(2)分析罗勇府承接该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有利条件。
(3)推测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东盟的辐射促进作用。
2024-01-23更新 | 808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年破旧立新,产业结构迎“蝶变”——东营市高质量发展之路。

材料一东营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这里有河海交汇、湿地生态、石油工业和滨海滩涂景观等黄河三角洲独具的生态资源,目前仍有520万亩土地未开发,海岸线长350千米,浅海的滩涂面积约12万公顷。

材料二东营市某些资源型重化工产业层次较低、质量效益差、污染排放重,这些问题已成为东营市高质量发展路上的“拦路虎”。目前东营市依托胜利油田成为我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近年来培育了一大批规模较大、综合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是我国获得进口原油使用资质数量最多的地级市。



(1)比较2020年东营市与全国产业结构特征的差异。
(2)东营市的原油加工量从2010年的1200万吨上升至2020年的5500万吨,增幅达358%,推测东营市原油加工量大幅上升的原因。
(3)结合东营市资源条件,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
2023-05-0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沙特阿拉伯在波斯湾沿海地带修建了多个炼油厂。位于地中海沿岸的黎巴嫩(工业落后,以轻工业为主,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赛达港也积极为沙特阿拉伯提供炼油厂用地,发展石油冶炼。近年来,受世界能源格局调整的影响,沙特阿拉伯石油产业正面临严重挑战。如图示意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炼油厂及油气管道线路分布。



(1)描述沙特阿拉伯油气管道线路的布局方向特点。
(2)分析黎巴嫩积极吸引沙特阿拉伯建设炼油厂的主要原因。
(3)作为能源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对能源安全有特别的诉求,面对严重挑战,推测该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对策。
2023-05-06更新 | 41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蓝印花布是以蓝草中提取的靛蓝为染料,采用全棉面料通过多道印染工艺制作的手工印花织物,曾在我国民间广泛流行。江苏省南通市地处长江三角洲,被称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该地历史上纺织手工业发达,明清时期棉花和蓝草种植广泛,曾经“乡乡都有染布坊,村村都有染布匠”。目前,南通仍有少量传统蓝印花布生产,成为传统土布生产的“活化石”。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下图为南通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南通(如上图)历史上曾是全国的棉花、布匹生产中心,如今侧重纺织品的加工与贸易,棉花需大量从外省采购。传统的纺织业在南通不再“传统”:某纺织新材料项目的落户,试图将聚酯纤维和变形丝的可能性探索到极致;某新厂区建立的数字化纺纱车间将利用5G、物联网等技术,把工厂变成24小时不间断生产的“黑灯工厂”;家纺设计大赛,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设计师,使南通家纺产品成为全球流行趋势的风向标。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里集聚了企业3800多家、商户1万多家、从业人员40多万,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南通已是国内纺织业集聚度最高、门类最齐全的地区之一。

(1)分析明清时期南通“乡乡都有染布坊”的条件。
(2)推测南通棉花大量从外省采购的原因。
(3)分析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内集聚大量纺织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3-04-20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选修)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发生的妖“镍”事件是指伦敦金属期货市场金属镍价格异常变动的情况,引起了世界金融市场的高度关注。金属镍是生产不锈钢(占镍用量70%)、合金钢、电动车电池、电镀等的关键原料,红土镍矿集中在南北纬22°以内的岛屿地区。2019年,印尼的探明储量占约全球40%,主要属风化壳型镍矿,在其东部的岛屿沿海地区最多。左图为“印尼镍矿分布图”,右图为“2000-2018年印尼红土镍矿出口量、印尼公司镍产量变化示意图”。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到2020年我国镍消费量约占全球53%。

2008年,我国与印尼合作,Q集团在苏拉威西岛投资镍冶炼项目,形成完整产业链;2009年,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发4.7万公顷的红土镍矿(与超基性的岩浆岩相关);2015-2017年,中资企业在印尼掀起镍铁厂建设高潮。



(1)简析我国Q集团赴印尼开发红土镍矿的主要原因。
(2)推测2014-2017年印尼镍矿石出口大幅减少的原因。
(3)我国许多重要资源依靠海外供应,妖“镍”事件引发人们对供应链安全的担忧。请为我国重要矿产资源供应保障提出建议。

10 . 2023年10月7日至9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如下图所示),调研锰污染治理工作。花垣县、松桃县、秀山县位于武陵山区,锰矿资源丰富,电解锰生产企业众多且集中,被称为“锰三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众多电解锰生产企业集聚“锰三角”,主要是为了(     
A.共用基础设施B.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
C.扩大生产规模D.利用当地丰富原材料
2.推测制约“锰三角”电解锰产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法规B.资金C.交通运输D.市场
3.有序推进“锰三角”锰污染综合治理,三省市应该(     
A.降低电解锰企业产能B.加强污染防治,提供资金支持
C.分散布局电解锰企业D.提高开放程度,污染企业外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