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图左为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位置示意图,图右为“黄龙入海”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含沙量巨大,在入海口处形成了“黄龙入海”景观。近年来在中游地区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并在每年夏汛到来前利用小浪底等水利工程调水调沙,提高了下游行洪输沙能力。

(1)推测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小浪底工程建设对“黄龙入海”景观规模的影响。

盐碱地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盐碱地综合利用为基本任务,在盐碱地特有品种培育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

(2)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说明建设“黄三角农高区”的意义。

胜利油田规模化推广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将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实现地质利用和封存。目前,已经累计注入二氧化碳43万吨,封存40万吨,增油10万吨。图为CCUS技术流程图(部分)。


(3)概述胜利油田推广CCUS项目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2022-05-09更新 | 1600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2 . “弃风限电”是指在风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风况良好的情况下,风电场被迫暂停一些机组发电的现象。下图示意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局部地区弃风率。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四省区“弃风限电”的原因最可能是
A.辽宁省电力需求量大B.吉林省电力资源丰富
C.黑龙江省核电发电量大D.内蒙古自治区风能缺乏
2.降低弃风率的有效措施是
A.加强能源调配与管理B.改变风电的时空差异
C.扩大风电场建设规模D.减少资金和技术投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