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材料一:“创新指数”是反映经济区域和区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重要的评价指标,指数越高,表示的创新能力越强。201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专家组对外发布了2013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这次发布的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包括2006和2013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位势变化,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区域产业集聚和创新特征关系数据分析如下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我国31个省区创新能力位势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2006-2013年间,我国区域创新指数7年变化总体体现出持续提升趋势
B.分析图可以得出创新能力升幅最大的三个省市为上海,北京,江苏
C.与东部沿海区域省份相比,中西部区域省份创新能力升幅相对较小
D.我国31个省份创新能力都出现了上升,这与我国经济不断腾飞,科技教育水平进步等因素有关
2.结合材料二中的表格,下列有关浙江区域创新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浙江区域产业集聚与创新能力呈现正相关状态
B.与表格中其他省区相比,浙江知识创新能力比较底下与浙江的文化教育层次有关
C.今后浙江应加强与上海的创新合作,包括人才引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借鉴上海经验
D.在长三角三个省区中浙江的创新经济效果相对落后,后发优势明显
2018-11-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2 . 材料一:“创新指数”是反映经济区域和区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重要的评价指标,指数越高,表示的创新能力越强。201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专家组对外发布了2013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这次发布的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包括2006和2013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位势变化(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区域产业集聚和创新特征关系数据分析如下

表: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比较(2013)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我国31个省区创新能力位势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2006-2013年间,我国区域创新指数7年变化总体体现出持续提升趋势
B.分析图可以得出创新能力升幅最大的三个省市为上海,北京,江苏
C.与东部沿海区域省份相比,中西部区域省份创新能力升幅相对较小
D.我国31个省份创新能力都出现了上升,这与我国经济不断腾飞,科技教育水平进步等因素有关
2.结合材料二中的表格,下列有关浙江区域创新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浙江区域产业集聚与创新能力呈现正相关状态
B.与表格中其他省区相比,浙江知识创新能力比较底下与浙江的文化教育层次有关
C.今后浙江应加强与上海的创新合作,包括人才引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借鉴上海经验
D.在长三角三个省区中浙江的创新经济效果相对落后,后发优势明显
2018-11-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 . 读“某区域发展阶段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开始起步,第二产业比重较大
B.以传统农业为主,第二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C.该阶段人地关系紧张,人地矛盾加剧
D.依靠科技进步,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
2.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具有哪些特征 (  )
A.该阶段处于区域发展的衰落阶段
B.第二产业加速发展,上升趋势明显
C.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在后期占据主导地位
D.该阶段产业转型再生,人地关系协调

4 . 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与广东省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 1978—2008年投资、劳动力及技术进步对湖南省工业增长的贡献

(1)湖南省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应发展的特色工业是什么?但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容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2)据材料二,1978—1997年的20年间,对湖南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什么?2001年以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分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2018-11-0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5 . 港航服务业是港口和航运业务的拓展,是服务于港口和航运的服务业。近20年来,上海市港航服务业发展迅速,其功能结构不断向高价值链方向发展。下图为港航服务业分类及部分企业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上海市港航服务业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上海港(       )
A.水域条件优越B.陆地交通发达
C.经济腹地广阔D.地形平坦开阔
2.高级服务类港航服务企业,适宜布局在上海市(       )
A.中心商务区B.工业区C.文化区D.住宅区
3.推测近20年来,上海市三类港航服务业的变化趋势为
(       )
A.高级服务类企业产值占比先升后降
B.代理与技术服务类企业产值始终占主导地位
C.运输仓储类企业产值占比持续降低
D.港航服务业各类企业数量的比重变化不大
6 . 下图是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
A.国际经济背景B.对外开放政策C.良好的区位条件D.侨乡优势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7 . 有关新技术革命以后美国产业转移的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部转移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
B.由南部向北部转移
C.由东部向西部转移
D.由东北部向南部和西部转移
8 . 区位基尼系数可以用来反映经济活动在地理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其值越大,集聚程度越高。下图为2000~2011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区位基尼系数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年以来,集聚趋势不断增强的是(   )
A.GDPB.第一产业C.第二产业D.服务业
2.第二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在2005年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东部地区(   )
A.土地价格低廉,生产企业增多B.人口素质高,劳动力需求加大
C.一些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D.环境质量要求高,企业被关停
3.从空间分布与演变趋势看,中国城市服务业(   )
A.集聚水平低于总体经济B.集聚水平高于第二产业
C.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D.工业化过程中比重下降
2018-03-28更新 | 26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中国1980~2002年三次产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表,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中国1980~2002年第一产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折线图。
(2)请描述中国1980~2002年三次产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
(3)由表格可知,城市化进程与________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与第________、________产业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
(4)由中国第一产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谈一谈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
2018-03-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高一年级地理下册2.3城市化同步测试卷
10 .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3年,“粤东西北”(  )
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
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
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
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
2.2001—2013年,“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
A.技术密集型行业B.资源密集型行业
C.资金密集型行业D.劳动密集型行业
3.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
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
2018-02-16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检测 区域经济发展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