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2020年1月下旬以来,新冠肺炎病毒蔓延传播,在党中央统一领导指挥下,白衣战士、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迅速响应,积极行动,驰援武汉。诸多行业如石化、家电、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服装企业、母婴行业等也迅速建成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加入了口罩生产的行列。这些无不凝聚着中国力量,体现着中国速度,诠释着中国精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疫情爆发后,诸多行业能够迅速转型加入口罩生产行列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间关联度高B.生产技术成熟
C.国际市场需求D.劳动力成本低
2.3月4日中国口罩产量产能已双双过亿,这将迅速提高我国(     
A.抗击疫情能力B.工业化水平C.交通运输能力D.科技研发水平
3.受疫情防控影响,最有可能得到发展的行业是(     
A.餐饮行业B.影视行业C.房地产行业D.互联网行业
4.疫情期间,政府通过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地图”,提供病例分布,风险评估,疫情趋势等功能,助力精准防疫。生成“疫情地图”,主要依靠的信息技术是(     
A.RSB.GPSC.GISD.数字地球
2021-11-28更新 | 346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跨国公司通过渐进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家,采用渐进式的投资策略,逐渐对东道国进行连续跟进投资,例如早期跨国公司以代表处的形式进入东道国,随后将制造销售研发和总部功能陆续迁入,逐渐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多次连续跟进投资,其功能布局和演化与城市等级及区域经济环境变化高度相关。基于1979年至2012年,财富五百强外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数据,探讨跨国公司功能区为在中国的时空演化趋势及原因。

1.跨国公司采用渐进式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家的原因是(     
A.当地基础设施不完善B.东道国科学技术落后
C.东道国市场不确定性D.东道国劳动力素质低
2.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生产和办事处机构占全部功能比重,从1979-1991年超过80%到2008-2011年仅占30%,这说明(     
A.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职能由生产转为研发B.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功能升级趋势
C.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制造业开始转移衰落D.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了政策限制
2021-10-10更新 | 755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1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8年,在改革开放政策引导下,具有侨乡之称的珠三角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大力引进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1990年后,全国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其政策优势已不明显,该地区原有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但资金、技术优势形成。此时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顺利实现产业的升级,通信设施、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当地主导产业。下图示意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主导产业的变化。

(1)改革开放后,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成为珠三角的主导产业,分析其原因。
(2)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三角轻纺工业占工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为新的主导产业的原因。
(4)简述产业结构升级对珠三角地区的有利影响。
2021-08-03更新 | 368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1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是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20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山西大同、太原等地进行调研。习近平强调,长期以来,山西兴于煤、困于煤,一煤独大导致产业单一。建设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山西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山西要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战略谋划,争取早日瞠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材料二: 山西省略图。

材料三 “碳达峰”是指中国要在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之后,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碳中和”是指在2060年前,中国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图为我国2018-2050年电力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图。

(1)分析煤炭资源丰富的大同却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原因。
(2)请你为山西“兴于煤、困于煤,一煤独大导致产业单一”这个发展难题出些金点子。
(3)说出我国实施“碳中和”的主力能源并分析实施的可行性。
2021-09-20更新 | 52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地理试题
5 . 近年来,江苏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化转移趋势明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江苏省Ⅰ、Ⅱ、Ⅲ美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路径图。


材料二下表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分类及生产协作程度表。

类别主要工业部门生产协作程度
Ⅰ类制鞋业、木竹藤革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等
Ⅱ类纺织业、服饰业等
Ⅲ类电器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办公用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业等

(1)Ⅰ、Ⅱ、Ⅲ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产业集聚度最高的是____类。产业集聚的优点是____
(2)根据图中信息进行比较,徐州和南通在Ⅰ、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中的差异是____
(3)图中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转出区为____(填“苏北”“苏中”或“苏南”)。产业转移对该区域的积极影响有____
2021-09-15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亚太地区为例

6 .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人工智能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位于全球第一梯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其主要驱动力是(     
A.国际智能产业发展的带动B.新产业革命的激发
C.大量海外AI人才的回归D.对智能化产品的需求
2.近年来,海外AI人才的回流趋势渐强,将会(     
A.使我国AI产业居世界领先地位B.改变我国AI人才结构
C.提高我国AI产业国际竞争力D.加大国内就业压力
2021-04-10更新 | 31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百所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份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目前半导体产业布局呈现分散趋势,形成全球生产系统。下图为半导体产业链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半导体产业布局呈现分散趋势,主要得益于(     
A.区域发展协调性减弱B.地区间信息联系更加便捷
C.地区间人才流动减少D.产业对自然资源依赖增强
2.半导体产业分散布局有利于企业(     
①推行清洁生产②避免无序竞争③提升技术水平④降低生产成本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09更新 | 7697次组卷 | 41卷引用:2021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1月选考)

8 . 空间基尼系数是衡量产业空间集聚程度指标的一种,空间基尼系数值越接近0,则该地区的产业分布越均衡,越接近1,则产业集聚程度越高。下图为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示意图,广东省内区域经济差异明显,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的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不及珠三角地区的1/3。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05-2014年广东省制造业
A.珠三角地区集聚程度提高B.粤东地区集聚程度最高
C.粤西地区空间分布最均衡D.粤北地区空间分散化明显
2.广东省制造业行业集聚水平差异大,出现行业空间分散化现象,表现在
A.轻纺工业由粤东、粤西地区向珠三角和粤北地区转移
B.资源加工工业由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向珠三角地区转移
C.先进制造业由粤东、粤西地区向粤北地区转移
D.产业转移促成了珠三角地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专业化分工趋势

9 .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的唐山、保定、廊坊等11个地级市和23个县级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读2005~2014年京津冀地区城镇人口数量变化及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变化趋势图。

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京津冀地区(  )
A.2013~2014年城镇化速度最快
B.2014年城镇化率接近75%
C.城镇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
D.逆城市化现象大规模蔓延
2.在城镇化趋势下,京津冀地区(  )
A.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B.就业结构重心向第二产业转移
C.第二产业趋向发展重工业
D.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
10 . 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

(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
(2)西宁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________ 、________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3)196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