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6 道试题

1 . 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呈抬升趋势,但未来增长潜力会变得越来越小。专家分析,今后东北与西部地区将承担粮食生产的重任。下图示意2001~2019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统计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9年,我国(     
A.玉米播种面积变化较小B.小麦单产明显降低
C.三大主粮产量仅由播种面积决定D.稻谷单产有所增加
2.制约我国未来粮食增长潜力的因素最可能有(     
①后备耕地面积②工业化、城市化进程③农民种粮积极性④化肥、农药使用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6-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2022·天津·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2 . 核心期刊是指学术信息量大、文章质量高,能够代表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核心期刊主办城市的时空演变反映出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下表示意1992~2017年我国核心期刊主办城市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类别分类依据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
主办城市结构组成占比直辖市/%48.4053.9753.8350.9250.1748.3648.7849.85
省会城市/%43.7237.6538.8440.2941.5443.0042.8441.27
其他城市/%7.888.387.338.798.298.648.388.88
重心经度/E116°03′116°06′116°01′116°02′115°51′115°53′115°44′115°42′
纬度/N36°07′36°18′36°20′36°10′36°01′35°48′35°46′35°39′
1.我国核心期刊主办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分布不均,梯度递变B.分布均匀,差异较小
C.整体分散,局部集聚D.整体集聚,局部分散
2.我国核心期刊主办城市重心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城市经济衰落B.南方城市科教兴起
C.西部地区人才流失D.中原地区底蕴深厚
2022-05-3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天津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通(如下图)历史上曾是全国的棉花、布匹生产中心,如今侧重纺织品的加工与贸易,棉花需大量从外省采购。传统的纺织业在南通不再“传统”:某纺织新材料项目的落户,试图将聚酯纤维和变形丝的可能性探索到极致;某新厂区建立的数字化纺纱车间将和利用5G、物联网等技术,把工厂变成24小时不间断生产的“黑灯工厂”;家纺设计大赛,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设计师,使南通家纺产品成为全球流行趋势的风向标。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里集聚了企业3800多家、商户1万多家、从业人员40多万,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南通已是国内纺织业集聚度最高、门类最齐全的地区之一。



(1)推测南通棉花大量从外省采购的原因。
(2)借鉴南通纺织业的发展经验,从科技角度为传统纺织业的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3)分析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内集聚大量纺织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2-06-13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A)

4 .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图中甲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改种蔬菜、瓜果、花卉,如今成为市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发展
②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变化
③中期到如今:城市化发展
④中期到如今:传统工业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中期到如今,该城市传统工业区规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的进程放缓B.工业上楼趋势明显C.第二产业比重下降D.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5 . 下图示意湖南省产业比重变化,自内向外环形分别代表1980年、2000年和2020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表中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A.1980年第一产业比重最小B.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C.第一产业比重一直在上升D.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在下降
2.从湖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可推知(     
A.工业化停滞不前B.产业结构没有得到优化
C.第三产业越来越突出D.城镇化水平变化不大
2022-06-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劳动力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值(IU比),常被用于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IU比大于0.5,表明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反之,则表明城镇化发展超前于工业化发展。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城镇化率与IU比值的变化历程(1978-2016年),其城镇化率统计口径以常住人口为基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南地区工业发展及城镇建设成本高,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热或高寒B.交通闭塞C.经济欠发达D.地形崎岖
2.近20年,影响西南地区IU比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外出民工在家乡就近城区购房安置学生及其看守老人
B.以旅游、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
C.60~70年代战略大后方建设项目打下良好工业基础
D.宽松户籍政策下,城镇化率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速度
3.为了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西南地区应当(     
A.将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转向市场,降低财政压力
B.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以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优化人才环境
C.引导东部沿海地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和延伸,优化产业结构
D.实施统一的城镇化与工业化政策,应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2022-05-18更新 | 771次组卷 | 8卷引用:湘豫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6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全面崛起,1967年汽车产量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国。70年代,日本本土汽车已全面普及。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重创欧美汽车企业,欧美许多家庭选择节油的日系车取代大排量的欧美车系,随即日系车大举进军欧美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扩大对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日本汽车工业海外扩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图示意1965~2013年日本汽车生产变化。


(1)概括1965~2013年日本汽车生产布局变化特点。
(2)分析日本在海外建立汽车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
(3)分析日本汽车产业向海外转移对本国经济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
2022-05-10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榨菜指数,指的是从榨菜的销量能反映一个地方人口流动的趋势。榨菜属于价廉易耗品,其销量的变化主要由流动人口造成。下表为重庆涪陵榨菜区域销售份额的变化情况。读下表,表中“榨菜指数”反映人口流动的趋势及成因是(     
2009年2010年2011年
华南地区47.58%38.50%29.99%
华中地区2.60%6.80%10.57%
西北地区9.38%10.56%11.91%
①东部地区的人口净流入在减少②从大城市流向中小城市③从劳动力密集产业向技术密集产业转移④产业西移,吸引农民工就近务工⑤东部产业升级带来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
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
2021-11-18更新 | 1215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28 人口的空间变化-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刷题精练

9 . 江苏南通市历史上曾是全国重要的棉产中心和贸易中心,如今更侧重纺织品加工贸易,棉花需大量从新疆采购。当前南通家纺产品品类齐全,产业链条完备,其科技含量和生产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引领全球家纺业潮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纺专业市场。下图为2010—2018年南通棉花产量增长指数(上年=100)。棉花产量增长指数是某年的棉花总产量与上年的棉花总产量之比,再乘以10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南通市(     
A.2010年~2018年棉花产量逐年减少B.2011年棉花产量比2010年减少约20%
C.2012年与2011年棉花产量基本持平D.2018年比2017年棉花产量略有下降
2.南通家纺产业引领全球家纺产业流行趋势,依托于(     
A.注重研发设计B.产业规模巨大C.产品远销海外D.产业链条完备
2022-06-19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10 . 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指数(HD)是评价区域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协调度的指标之一。HD的值越大,表明区域的经济人口分布越不协调。当HD<0.3表明区域是处于人口经济分布协调状态。图是1953~2017年某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度指数(HD)的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3~2017年该区域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协调度特点是(     
A.不协调程度加剧B.一直协调
C.早期严重不协调,目前向协调方向发展D.从协调向不协调发展
2.2000年到2017年间,该区域发展特征最可能的是(     
A.区域经济规模不断下降B.区域城镇规模不断缩小
C.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处于协调状态D.区域经济开始向转型阶段发展
3.该区域1978年以后HD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政策的引导,经济发展增快B.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减少
C.人口迁出,人口减少D.区域产业升级,经济效益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