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1 道试题
21-22高三上·贵州·期末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桑尼亚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21世纪初,坦桑尼亚化肥出现严重缺口,依赖国外市场的供应。2010年,坦桑尼亚政府提出南部农业走廊计划,挪威某大型化肥企业在坦桑尼亚投资农业,在达累斯萨拉姆改造原有的拥堵严重的港口,兴建化肥大宗专用码头,并大量收购坦桑尼亚的小型化肥经销商,直接负责化肥在该国的销售。2016年后,由于入不敷出,该挪威公司从坦桑尼亚撤资。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坦桑尼亚在农业生产上开展了以中坦木薯合作为代表的多项合作,中国公司在坦桑尼亚投资农业产业园,产业园由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有机肥生产等部门组成,极大地改善了坦桑尼亚农业生产的状况。下图示意坦桑尼亚的位置。



(1)分析21世纪初坦桑尼亚化肥缺口严重的原因。
(2)化肥码头投产后,坦桑尼亚农民购买化肥的价格仍居高不下,请说明原因。
(3)说明大量收购当地经销商对挪威公司投资失败的影响。
(4)与挪威企业相比,说明中坦合作模式对坦桑尼亚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2022-02-03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微考点54 一带一路- 2022年高考地理高频微考点天天练
2018·全国·高考真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图),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1)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
(2)分析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的有利条件与集聚发展的益处。
(3)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喻为“原料”,指出贵安新区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的产业。
(4)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数据中心开始采取节能降耗措施。你认为目前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是否有必要这样做?请表明观点并解释原因。
2018-06-09更新 | 10112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8年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 专题13 以中国区域为背景综合题
21-22高三·重庆沙坪坝·阶段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富汗是我国陆上邻国,境内80%面积为山地和高原,总人口约3680万。由于常年的战乱,国民经济凋敝,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89亿美元。农牧业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85%,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粮食。阿富汗牧民每年夏季在甲处(如下图)山上放牧,冬季则转场山下放牧,以所产优质羊毛为原料,手工编织出极具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地毯。为了增加出口,阿富汗地毯制造和出口商协会成立了专门的公司来发展本国的地毯产业,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生产。下图为甲牧场在阿富汗的位置示意图,下表示意阿富汗农业结构。


农产品产值(亿阿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牛羊71022
小麦60119
水稻1294
玉米43613
水果棉花43642
总值3165100

(1)从农业结构的角度,分析阿富汗需要大量进口粮食的原因。
(2)指出牧民将甲处作为夏季牧场的原因。
(3)分析阿富汗成立专门公司对提高当地地毯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2021-10-26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重难点10 工业地域与产业转移-2022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山东专用)
20-21高二下·四川·期末
名校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行各业的反正都需要有数据中心的支撑。数据中心最大的特点是高能耗,能耗成本又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机柜的耗电成本,二是机柜散热带来的空调耗电成本。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的50%~70%。

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的数据中心,因丰裕的电力资源、宜的气候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无严重自然灾害等优势,吸引了苹果、华为、阿里巴巴、腾讯以及谷歌、英特尔、微软等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一批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上下游企业也入驻乌兰察布。由于形成了产业集群,内蒙古政府在基建、税收、人才等方面相比于其他地区具有独特的优势,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被誉为“草原硅谷”。下图为乌兰察布市的位置示意图。



(1)指出为乌兰察布数据中心提供电力的两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并分析原因。
(2)分析乌兰察布能够建设成为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的主要原因。
(3)简述乌兰察布数据中心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1-06-25更新 | 289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62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解读与训练
21-22高三上·湖北武汉·开学考试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巴是加勒比地区最大的国家,太阳能、风能等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资金和技术限制,能源开发利用程度低,能源高度依赖进口。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某风电企业与古巴合作,在该国的拉斯图纳斯省兴建工厂,生产风力发电机塔筒,组装从中国进口的风叶、电机等主要风电部件,在埃拉杜拉海滩建设风电场,开发利用风电(位置见下图)。



(1)说明古巴拉斯图纳斯省风电场选址在埃拉杜拉海滩的主要原因。
(2)概述中国将风电主要部件运至古巴组装给古巴带来的益处。
(3)近年来中国风电企业积极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请为这些企业在海外的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1-10-14更新 | 294次组卷 | 3卷引用:微考点33 风电核电光伏- 2022年高考地理高频微考点天天练
17-18高一下·北京·期中
6 . 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分析商业区、居住区布局的合理性。
(2)说明文教区的分布特点并解释原因。
(3)石化、炼油、钢铁等企业集中布局在南部沿海,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2018-06-13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部分 第02章 课时44 城乡空间结构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来西亚被称为“世界锡都”,其锡矿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岗岩侵入体的接触带,后来逐渐聚集于山麓地带。较长一段时间里马来西亚是世界著名的锡矿开采地与矿产加工工业重要地区,其主要产品为金属锡。近年来,“锡矿地带”出现产业危机,当地一方面从世界各地进口大量锡矿用于加工生产金属锡并出口,另一方面,一大批其他工业部门代之而起,已向“制造地带”转化。下图为马来西亚锡矿分布图。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马来西亚山麓富集锡矿的成因。
(2)简述当地锡矿加工工业多分布在河流沿线的原因。
(3)作为曾经的锡矿产地,马来西亚近年来从世界各地进口大量锡矿用于加工生产金属锡并出口,试说明这种经济行为的原因。
(4)推测马来西亚“制造地带”最有可能发展的工业部门。(至少2个)
22-23高二上·新疆乌鲁木齐·期中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阳光动力2号”于2015年3月9日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启程,向东开始环球飞行,并于2016年7月26日返回阿布扎比,成为第一架不用化石燃料,仅凭借太阳能实现环球飞行的飞机。

材料二: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计划在2022年前关闭所有的核电站,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在此背景下,德国光伏发电得到迅猛发展,2019年其光伏发电量已经占到世界光伏发电量的31%,其中近90%是用户端的“屋顶电站”。下图示意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

   


(1)说明与石油相比,太阳能作为飞行动力难以推广的主要原因。
(2)中国75%的光伏发电是西部荒漠电站。与德国“屋顶电站”比较,指出中国西部荒漠电站的优缺点。
(3)分析光伏发电量增加200%时德国电力净需求量的日变化特点及成因,针对该状况提出可行性措施。
2023-09-28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 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非选择题30题)(4大考点)-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武川县正在全力开发清洁能源,积极引进风能、太阳能光伏项目及配套风机装备制造、零部件生产加工企业,实现风、光、水电项目的良性互动发展,形成风光互补、输蓄一体的首府清洁能源基地。全县辖区面积4885平方千米,可供新能源开发面积约2300平方千米。截止到2022年,全县已建风、光、水电站14座,其中风电场11座,光伏电站2座,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1座。下图示意武川县位置。

(1)分析武川县建设风能场、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有利区位条件。
(2)简述武川县建立“风光互补、输蓄一体”能源开发体系的重要性。
(3)阐释武川县清洁能源开发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2024-03-24更新 | 269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
23-24高二下·山西太原·阶段练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我国铜矿重要生产基地之一。随着矿产资源日趋枯竭,被列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大冶市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聚焦“6+1”主导产业(材料、电子信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临空、智能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产业),力争“十四五”期间培育打造7个百亿级以上的产业集群。下图示意大冶市地理位置。

(1)分析大冶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区位条件。
(2)阐释大冶市培育打造百亿级以上的产业集群的主要目的。
(3)为大冶市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提出合理建议。
2024-03-29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微专题51综合题答题指导06建议措施类-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