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珠三角”地区示意图。图19中阴影部分表示“中三角”地区,它是以武汉为中心,以南昌、合肥、长沙为副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图丙为“长三角”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2014年12月10日,首趟上海至广州的高铁正式运行,此铁路线贯穿了上述三大地区,如图乙所示。

(1)“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两个城市群,推进两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直接动力是____________
(2)简述“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自然条件,其中有利条件有_______,不利条件是_____
(3)上海至广州高铁线路的开通,对“中三角”地区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____
2019-09-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陆慕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指由沪、苏、浙三省市中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扬州、南通、镇江、湖州、宁波、绍兴、舟山、温州、嘉兴、常州等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区域。长三角的崛起是在珠三角之后,20世纪90年代初,以浦东开发为龙头,以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相伴随,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上了一个新台阶。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特别是跨国资本正大举向长三角地区转移,身处中心的上海市日益发展成为大公司、大银行总部和研发中心的所在地,并加快朝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迈进。对周边城市起到了较强的辐射和拉动作用。

材料二 下表为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情况。

材料三 合肥都市圈下辖六个地级市一个县,总人口达到2400万。现在的合肥都市圈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典范。                                                 

(1)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应重点发展的三类产业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文化创意 
⑤石油化工 
⑥进出口贸易
(2)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特点是动密集型产业转变____型产业,该演变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利影响有______
(3)合肥都市圈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有______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北美五大湖工业区示意图,右图为德国鲁尔工业区示意图。

材料二:2013年12月美国底特律市宣告破产。底特律曾是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中心,汽车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移民,城市人口一度达到180万。但因底特律汽车产业的衰落等原因,到2010年近60%的人口迁出。

材料三:德国鲁尔地区从19世纪后半叶起成为世界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进入20世纪60年代也曾面临经济衰落等问题,后经综合整治,鲁尔工业区重新走向繁荣。

(1)两大工业区早期发展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产业结构分析,底特律市从辉煌走到破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影响底特律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4)底特律市的破产及鲁尔区由衰落走向繁荣的案例,给我国“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是____________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部地区(下图)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部六省,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角色。

(1)山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
A.土地荒漠化严重                         B.煤炭等能源价格下降   
C.环境污染加剧                         D.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2)加快“西电东送”工程建设对山西省社会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3)促使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不断向安徽转移的推力有________、________。
(4)中部崛起的优势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_。
2019-03-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都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故道沿线地区农业综合开发是江苏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该地区尚有316万亩土地可开发,大多由泥沙堆积而成. 含盐碱量较高,土壤保水肥能力差。

材料二 江苏省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正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图示为江苏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及创新载体项目分布图,创新载体项目包括研发平台和科创园区。

(1) 江苏省创新载体项目主要分布在    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 苏北黄河故道沿线地区农业发展条件有            
(3) 适合沿江城市群发展战略的是 (  )
A. 推动区域创新要素集聚,打造江海一体的高端生产服务业集聚区
B. 发展海洋经济,大规模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和高端产业转移
C. 强化现代化港口要素的集聚功能,深化与陆桥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D. 建设贯通南北、辐射带动苏中苏北腹地的特色产业带
(4) 分析江苏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积极意义。
2019-02-2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
6 . 图示为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985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方向及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轻纺工业方向,棉花、能源供应充足B.轻纺工业方向,劳动力持续保持廉价
C.高新技术方向,能源供应越来越充足D.高新技术方向,技术、经济实力增强
2.珠江三角洲将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往湖南、广西等地,主要是考虑迁入地
A.先进的科技B.广阔的市场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D.丰富的矿产资源
多选题-多选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下图是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示意图。该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40平方千米。读图回答问题。

1.该科技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有
A.靠近原料产地B.邻近城区市场C.生态环境优美D.对外交通便捷
2.该科技产业园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有
A.促进产业升级B.减轻交通压力C.缓解用地紧张D.增加就业机会
8 . 下图为2010—2018年江苏省碳排放结构图,读图回答问题。

1.2010—2018年期间,江苏
A.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大B.第一产业碳排放量所占比重下降
C.第二产业碳排放量所占比重持续上升D.第三产业碳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2.为减少碳排放总量,江苏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优化工业生产结构B.控制农作物种植面积
C.发展绿色交通D.限制第三产业的发展
9 . 读上海宝山钢铁公司位置图及厂区相关企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宝山钢铁公司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在宝山钢铁公司附近集聚了大批工业企业。试分析这种产业集聚带来的好处。
(3)2016年9月上海宝山钢铁公司与武汉钢铁公司联合重组,成立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试分析钢铁企业重组带来哪些积极意义?

10 . 2017年,常州石墨烯小镇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未来5年,常州计划加大投资力度,新增投资50亿元以上,引进石墨烯相关人才团队100个以上,集聚石墨烯相关优质企业300家以上,实现石墨烯相关产业产值300亿元以上。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特色小镇的形成首先得益于
A.资本雄厚B.市场广阔
C.技术先进D.政策支持
2.该小镇吸引大量企业在此集聚,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降低劳动力成本B.形成区域性品牌
C.提高能源利用率D.加强废弃物利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