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新疆薰衣草精油产区分布图。


材料二:近年来,新疆薰衣草种植区面积有扩大的趋势,种植区精油产业众多。伊犁地区薰衣草精油加工企业达30多家。薰衣草对土壤透气性要求高。新疆精油加工耗水量、污水排放量大。


(1)新疆薰衣草产区主要分布于____(地貌名称)的中下部,说明当地薰衣草规模化种植的有利地形条件。____
(2)说明伊犁地区精油加工业集聚的意义。
2020-11-08更新 | 436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湖洲丽水衢州三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查地理试题
2 . 图甲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特点有哪些?
(2)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其优点有哪些?
(3)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11-12高二下·福建厦门·期中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是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机械变化趋势统计图(基尼系数数值越高,表明地理集中程度或专业化程度越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
A.电子制造业B.服装制造业
C.食品加工业D.黑色金属冶炼业
2.该种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  )
A.北煤南运B.南水北调
C.西气东输D.人口迁移
2019-12-03更新 | 161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4 . 阅读下面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中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

材料二   如今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粤北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列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1)20世纪80年代,香港大量        型产业逐渐北移,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产品的 基地,香港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的优势担当研究开发中心和      中心的角色,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示地区产业发展与转移的趋势。
(3)粤北山区设立的产业转移园区主要有哪些比较区位优势?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园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2019-11-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洛南县永丰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地理试题
2013·上海静安·一模
综合题 | 适中(0.65) |
5 .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部分出口,当地所需粮、棉、油从东北、苏北等地调入。

材料二:该城市中期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大量装配、制衣等劳动力密集型传统工业进入。近几年来,该城市鼓励外企和民企发展,制定较高的企业准入“门槛”,动员一些早期进入的企业转产,或迁往苏中、苏北、安徽等地。

(1)结合有关信息,分析A地由原来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到中期变成了蔬菜、瓜果、花卉基地的主要社会原因。
(2)根据有关图文信息,描述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的面积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19-11-0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静安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2010·宁夏银川·二模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主要石化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呈现出由内陆地区向临港(包括海港和沿江港口)城市布局的演化态势,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茂名等临港城市正逐步取代大庆、吉林、兰州等内陆城市成为中国石化工业新的空间格局下的中心城市。

材料三:石化工业园区已成为世界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中国石化企业发展的新模式。近十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上海(漕泾)化学工业园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山东青岛石化工业园区等60余家省级以上石化工业园区,成为带动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1)简述我国石化企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2)简要分析华北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条件。
(3)分别阐述中国石化企业临港布局和向专业园区集聚的主要原因。
2019-09-01更新 | 209次组卷 | 10卷引用:宁夏银川二中2010届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
7 . 读下图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
A.国际经济背景B.对外开放政策
C.良好的区位条件D.侨乡优势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3.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陷入财政危机,2013年12月3日宣布破产。

材料二:上图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下图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1)简要分析18 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
(2)请写出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并简要分析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试归纳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破产的具体原因。
(4)举例分析上海同类产业及其发展优势,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们的启示。
10-11高三上·辽宁沈阳·阶段练习
9 .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②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③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 
④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2.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
①资金密集型产业 ②技术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0 . 下图为“2000年与2010年某地区人口流动类型区划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可以反映出2000~2010年该地区
A.区域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
B.人口流动由经济因素主导
C.人口分布出现集中的趋势
D.人口流动的活力逐渐减弱
2.为缓解该地区发展压力,优化人口空间分布的最合理措施是
①推动次级中心城市的建设
②加强该地区西北方向工业污染的治理
③不断明确各个城市职能分工
④将该地区产业大量转移到周边地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