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山岛地处闽东南沿海,该岛自然海岸类型主要有基岩海岸、沙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岛上多河流,露出地层主要有第四纪地层上三叠统一侏罗系变质岩、上侏罗统南园组第三段火山岩及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等侵入岩。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东山岛自然海岸的形成原因。

东山岛北部海湾水深流急,1961年竣工的八尺门海堤阻断海水,方便岛民出入和在海湾进行海产养殖;2021年八尺门海堤被拆除,随后腾退滩涂养殖、恢复红树林。下图为东山岛及附近区域简图和八尺门海堤景观照片。

(2)就八尺门海堤的修建与拆除,选择其一,说明其对东山岛及周边海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东山县现有三大产业:一条鱼即海洋水产业;两粒沙即利用品质高且储量大的硅砂发展工业、依托优良的沙滩及岸线发展旅游业。下图为硅砂主要利用领域示意图。

(3)列举东山县依托海洋实现三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东山岛拥有一个省级珊瑚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正式列入南中国海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示范区,为全球环境基金援助的重点项目。

(4)在该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修复,应采取哪些措施?
2024-04-15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4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一)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环境、资源、人口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乙表示(     
A.资源B.环境C.人口D.社会
2.P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B.臭氧层破坏C.生态环境破坏D.土壤盐渍化

3 . 下列是天津四处的景观图片。回答下列小题。


       
1.四图中能反映历史时期本市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的是(     
A.甲、丙B.甲、乙C.乙、丁D.丙、丁
2.图乙所示的居民区位于滨海地区,当地居民经常能感受到海陆风。在夏季时,若只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天中海风风力最大的时段是(     
A.6:00~7:00B.10:00~11:00C.14:00~15:00D.20:00~21:00
2023-01-05更新 | 3703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站点日期
28日29日30日1日2日3日4日5日
安阳45445556
郑州44345425
商丘32345333
南阳34234432
三门峡34325432

材料二冬半年,河南省有时会发生大气污染现象。某年11月28日至12月5日该省发生了一次污染天气过程。下表为5个站点所在地此阶段的空气质量统计表。

注:空气质量1-优,2-良好,3-轻度污染,4-中度污染,5-重度污染,6-严重污染


(1)河南省的地势特点是____。从地形类型看,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
(2)与安阳相比,简述南阳此次污染天气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成因。
(3)从能源利用角度,说出河南省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2022-12-18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小于80%,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读北京、天津、河北各月霾日数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符合图中信息的是(     
A.三省市随着气温的升高霾出现的日数增多
B.北京、天津两地霾日数比河北省偏多
C.三省市霾日数最多的月份均在7月
D.三省市霾日数冬季差异最为显著
2.造成河北冬季霾日数与其他季节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A.降水天数多,霾日数少B.燃煤取暖季,霾日数多
C.晴天日数多,霾日数少D.大风天数多,霾日数多
2022-05-02更新 | 274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全球气候变化与大规模城市化关系密切。解决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问题迫在眉睫,可持续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图为“城市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化直接或间接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有(     
A.地表下垫面改变、化石能源消耗B.地表下垫面改变、疾病传播
C.化石能源消耗、极端天气事件多D.化石能源消耗、海平面上升
2.可持续城市化的正确选择是(     
A.鼓励人口向大城市集聚B.土地集约利用,拓展城市绿色空间
C.提高化石能源的使用量D.努力提高现代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
2022-02-13更新 | 52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河西区新华中学高考统练地理试题(四)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北方果农利用农家有机材料如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果园。覆盖厚度在15~20 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材料二 下左图为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地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地,右下图为A所在省份部分区域示意图。



(1)为什么覆草应该避开2~3月份?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
(2)右上图区域东南部地区绿树成荫,草木茂盛,近年来广泛种植果树,支持与反对的呼声都很强烈,面对该问题请阐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左图中B地区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苹果浓缩果汁生产基地,简析该地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分析其生态效益怎样。
(4)读右上图中河流不同河段示意图、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变化曲线图和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图,简要说明G流量曲线较平稳的原因。
2021-09-23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