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2024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江苏省无锡市,前些年危害太湖的蓝藻,如今已“变废为宝”。湖面上有多个全天候智能化离岸式蓝藻打捞装置收集蓝藻,收集起来的蓝藻经过一系列处理后,转化成各种资源。图示意蓝藻收集后的处理流程。

(1)说明太湖受蓝藻危害严重的原因。
(2)描述无锡市将太湖蓝藻“变废为宝”的过程。
(3)指出无锡市采取“变废为宝”方式处理蓝藻的好处。
2024-05-12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考前模拟文综地理试题03(2024年)

2 . 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学原理,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增长,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海南省三亚海洋牧场是我国第一个位于热带地区的海洋牧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长远来看,与粗放式海水养殖相比,三亚海洋牧场可(     
A.实现水产品多元化B.缓解耕地资源紧张C.减轻海洋自然灾害D.恢复海洋原生环境
2.我国海洋国土面积广阔,与隔海相望的各国往往存在海域划界与岛屿归属的争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根据岛屿经济价值大小决定解决方式
②与邻国通过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
③大力发展军事,准备武力解决
④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作为现代公民,应提倡(     
①少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快餐盒
②优先选用私家车出行
③优先选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④选用带有环境标志的产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 . 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脆弱性主要受气候、植被、地形和土壤交互作用的影响。青藏高原以高寒气候为主,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占该地区总面积的59%),其次是未利用土地和林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上图判断,下面叙述符合青藏高原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的是(     
①整体生态脆弱性较高,中度脆弱性面积占比最高
②呈现东西高、中南部较低的空间格局
③轻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部
④中度和重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和南部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关于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生态脆弱性整体较高是因高寒气候为主,降水量较少,生态结构简单
②轻度脆弱区以未利用土地为主,人类活动干扰少
③中度脆弱区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类型单一,荒漠化现象多发
④重度脆弱区地势平坦,耕地多,人类破坏严重。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4-04-12更新 | 394次组卷 | 3卷引用:期中押题卷(一)(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3)-【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蓝藻在水体中存在上浮、下沉的垂直迁移活动,其垂直迁移受外界风速和内在的蓝藻体内碳水化合物浓度共同影响:风速较小时,蓝藻更易上浮;蓝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密度较大,导致蓝藻整体下沉,而蓝藻体内的酶能参与碳水化合物的消耗,水温越高,酶的活性越强,其效果远超光合作用增强而多合成的碳水化合物。

材料二: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是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淡水水体后,蓝藻等藻类大量繁殖形成的。蓝藻水华频繁爆发是太湖(如图)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多集中在每年春末到秋季。20235月,某次来自内陆的冷性反气旋过境,太湖蓝藻迅速下沉,降低了蓝藻危害。

(1)简述太湖蓝藻水华频繁爆发的主要原因。
(2)气候变暖导致太湖蓝藻危害加重,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分析2023年5月该次冷性反气旋过境促使蓝藻下沉的原因
2024-03-02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高频非选择题30题)(3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古国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相邻,人口约345.8万,以高原、山地为主,草原面积广阔,牧业是蒙古国主要农业活动。每年初春,蒙古国牧民会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草原烧荒活动,俗称烧春荒,烧春荒是蒙古国牧民广泛采用的一种传统牧业技术,有利有弊。20234月,蒙古国因烧春荒导致我国边境地区野火火情加重。目前,蒙古国的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产较低、生产不稳定、初级产品占比较多、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等。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蒙古国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下图示意蒙古国地理位置。

(1)分析蒙古国农业以牧业为主的原因。
(2)说明蒙古国牧民“烧春荒”对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3)指出“烧春荒”可能产生的危害。
(4)请你为防范蒙古国牧民“烧春荒”火势蔓延至我国提出合理建议。
(5)围绕主要问题的解决,综述蒙古国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方案。
2024-02-29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高频非选择题30题)(3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6 .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岑溪市是全国最大的花岗岩生产基地之一,花岗岩开采历史已有30余年,全市共31座矿山。岑溪市花岗岩矿体利用率仅为20%左右,约80%成为废土废石。从岑溪市中心往周边山上眺望,连绵的青山中,土黄色的采石场特别显眼,山体被“开膛破肚”。完成下面小题。

1.岑溪市山体被“开膛破肚”会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B.生物多样性减少C.土壤盐碱化D.泥石流频发
2.针对岑溪市花岗岩开采中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关停所有工矿企业②实施矿山矿坑回填③缩减矿山开采规模④探索废石利用技术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4-02-27更新 | 26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高频选择题60题)(3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7 .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系统的水平沟(是指在山坡上沿等高线每隔一定距离修建的截流蓄水沟或槽,沟或槽内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土挡以间断水流)、梯田、谷坊、鱼鳞坑、淤地坝等工程措施,在生态措施的配合下,可以有效地完成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治理,达到平整土地,改善沟壑纵横区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梯田所在区域相比,鱼鳞坑所在地区(     
A.坡面径流快B.地势起伏小C.水肥条件优D.生物数量多
2.不同工程措施在水土治理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①梯田水平方向拓宽土地面积②淤地坝减缓沟地水平坡度
③水平沟利于减缓坡面垂直坡度④鱼鳞坑滞流作用明显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3.图示水土治理工程措施,与我国传统人地思想观一致的是(     
A.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D.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
2024-01-10更新 | 363次组卷 | 4卷引用:热搜题 人教版选必3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8 . 近地面臭氧主要由汽车尾气及工业排放的氮氧化合物等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现已取代PM2.5成为多个城市的首要污染物。洛杉矶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是世界上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下图为洛杉矶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洛杉矶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洛杉矶臭氧污染严重的原因是(     
①经济发达,汽车保有量高
②盆地地形,污染物不易扩散
③工业发达,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大
④地处沿海,空气湿度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9 . 德黑兰为伊朗首都,总人口1200多万,被誉为世界上最依赖汽车的城市之一。该市约有400万辆汽车和200多万辆摩托车,且众多的老旧车辆仍在使用。德黑兰空气质量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进入冬季以来,市内空气污染不断加剧。据此并结合德黑兰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入冬以来,德黑兰市内空气污染不断加剧的直接原因是(     
A.汽车尾气排放量大B.冬季气流下冷上热
C.冬天雨水相对较少D.地形闭塞污染物难扩散
2.德黑兰市内空气污染不断加剧带来的影响是(     
A.感染哮喘病和肺炎B.破坏基础设施
C.影响社会经济秩序D.引发外交危机
3.解决德黑兰空气污染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以天然气代煤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③成立监管部门④优先发展私家车和自行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0 . 下图深蓝色箭头代表自然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黄色箭头代表人类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单向流动。

人类系统靠大量输入自然资源、输出废弃物来维持,物质和能量是单向流动的,无法完成物质循环。其中,人类获取资源会造成自然环境的改变并对自然循环过程产生影响;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只有一部分能够通过自然环境循环得到消纳,未被消纳的部分残留在自然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导致全球环境变化。


   
(1)在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流动方向、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有什么不同?
(2)你认为哪种系统能维持稳定状态?请说明理由。
2023-09-0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9选必三第一章教材思考题专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