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蓝藻在水体中存在上浮、下沉的垂直迁移活动,其垂直迁移受外界风速和内在的蓝藻体内碳水化合物浓度共同影响:风速较小时,蓝藻更易上浮;蓝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密度较大,导致蓝藻整体下沉,而蓝藻体内的酶能参与碳水化合物的消耗,水温越高,酶的活性越强,其效果远超光合作用增强而多合成的碳水化合物。

材料二: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是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淡水水体后,蓝藻等藻类大量繁殖形成的。蓝藻水华频繁爆发是太湖(如图)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多集中在每年春末到秋季。20235月,某次来自内陆的冷性反气旋过境,太湖蓝藻迅速下沉,降低了蓝藻危害。

(1)简述太湖蓝藻水华频繁爆发的主要原因。
(2)气候变暖导致太湖蓝藻危害加重,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分析2023年5月该次冷性反气旋过境促使蓝藻下沉的原因
2024-03-02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四月月考地理试题A卷

2 . 某学校地理野外考察小组对图a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近30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a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图b为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调取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b),能够(     
①了解居民点的分布②帮助选择考察线路③分析水系特征④了解植被的分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考察小组拍摄大量M地古民居照片,与其建筑风格最接近的是(     
A.吊脚楼B.窑洞C.四合院D.徽派古村落
3.要得出“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这一结论,考察小组主要查阅的相关资料主要有(     
①植被覆盖率及其变化②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③人口数量变化及分布④旅游资源开发类型及分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 . 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人类社会的是(     
A.内圆B.外圆C.箭头①D.箭头②
2.下列人类活动能用图中箭头②表示的是(     
A.废弃物B.生存空间C.物质和能量D.消费活动
9-10高二下·海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告诫我们,在环境问题上要正确处理什么关系(  )
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D.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2016-12-12更新 | 315次组卷 | 8卷引用:2010年海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1-12高二下·海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       
A.互相影响,互相制约B.环境决定人类活动
C.人类活动决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D.环境的发展具有自我的规律,人类应服从环境
2016-12-12更新 | 4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11-12高二·海南·阶段练习
6 . 阅读“PPE怪圈”的有关材料,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PPE怪圈”(贫困—人口—环境”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指“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由于“PPE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存在的普遍性,常被用作解释贫困地区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
(1)从①④线索入手,简述“PPE怪圈”的基本成因。
(2)从③⑤线索入手,简述贫困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3)试分析如何走出“PPE怪圈”。
2015-11-10更新 | 159次组卷 | 5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海南省农垦加来高级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文科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