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为了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体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北京市某学校的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农业实践活动﹣﹣种植冬小麦。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种植地点选择了教学楼前的小块空地(如图1),过去是绿化用地,可利用楼内水管浇灌。


(1)据图评价“麦田”的种植条件。

10月下旬某天,同学看到天气预警信息后迅速在麦苗上铺了一层薄膜,并用石头压住固定,如图2所示。


(2)推测同学最可能看到的天气预警信息,并说明同学铺设薄膜的目的。农业中经常有薄膜覆盖,除了本题中涉及的作用外,铺设薄膜还有哪些作用?

冬小麦发芽前,田里的种子被喜鹊等鸟类大量啄食,同学们补种以后,依然被吃掉很多,让人既愤怒又无奈。同学们着急地四处收集解决办法,如蹲守打鸟、将补种的种子浸泡农药……


(3)大部分同学不同意采取这些做法,说明他们的理由。
2022-09-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河套平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300mm,多年平均蒸发量约为2000mm,农业灌溉仅靠黄河过境水源,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享有“塞外米粮川”的美誉。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其中饼状图为部分城市的工业结构。鄂尔多斯羊绒制品的年产销能力达到1000万件以上,占全国的40%和世界的30%,产品品质、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出口创汇等连续十五年稳居我国绒纺行业第一位。



(1)简析鄂尔多斯羊绒制品在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优势。
(2)与鄂尔多斯相比,简述呼和浩特工业结构具有的共同特点及突出差异。
(3)围绕河套平原灌溉水源紧张问题,其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有效途径主要有哪些?
(4)分别说出甲、乙两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其形成过程中的气候条件差异。
2022-09-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铧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广西桂林地区,因自然条件优越,曾是古人类活动活跃的地区。迄今为止,桂林低山丘陵区已发现有人类活动的洞穴遗址38 处,其中大部分洞穴与地下河相连,洞内多沉积、堆积物,如洞穴化学沉积物、文化堆积物(古人类活动的遗留物)、河流沉积物以及坍塌堆积物等。全新世中期,整个西南地区气温升高,桂林地区降水增多,许多古人类开始向洞外迁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分布有古人类洞穴的优势条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灰岩广布,洞穴较多B.冬无严寒,适宜居住
C.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D.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多,便于采集和捕猎
2.古人类在全新世中期向洞外迁移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气温升高,降水增多B.地下河水位上升,淹没洞穴
C.部分洞穴坍塌,洞穴内潮湿、闷热D.洞内食物减少,外出寻找食物
2021-04-29更新 | 245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