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下图显示“某日洛杉矶主要污染物浓度日变化”。根据“光化学烟雾”的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是(     
A.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B.硫氧化物和臭氧
C.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D.碳氢化合物和臭氧
2.关于“光化学烟雾”及该日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7时左右CO和NO浓度达到最大值,且NO的浓度大于CO的浓度
B.“光化学烟雾”污染物的浓度与交通流量的日变化有关
C.O3浓度的日变化与气温的日变化一致
D.午夜时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最低
3.关于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太阳辐射强 ②三面环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③汽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 ④冬季温和多雨,水汽充足,更易发生“光化学烟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4-03-02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综合测试卷)-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单元速记·巧练(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2 . 读下面漫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     
A.环境污染B.生态破坏C.资源枯竭D.全球性环境问题
2.按环境要素分类,该环境问题属于(     
A.大气污染B.水污染C.土壤污染D.生物污染

3 . 几内亚比绍政府曾经和美国及西欧几个国家的废弃物处理公司秘密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合同签订后5年内要接收这些公司15吨有毒废弃物,从而获得6亿美元现钞。这一合同后来因舆论压力而取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实质(     
A.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B.资源短缺
C.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D.任意排放废弃物
2.下列有关材料中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会带来危害,因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
B.几内亚比绍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物不会引起环境问题
C.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有利于促进几内亚比绍的经济发展
D.转移的污染物会给几内亚比绍带来环境污染
3.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反映了环境问题中的什么矛盾(     
A.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D.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4.为有效应对污染物跨国转移问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一旦发生跨国污染事件,要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
②对已经产生的跨国污染,要强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污染危害
③严禁有害有毒物质严重超标的产品和高污染固体废弃物入境
④要严格打击走私和私自夹带高污染固体废弃物等行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4-02-02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单元专项提升)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4 . 塞内加尔河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是西非一条国际性河流,海水可上溯到河口以上200千米。该河流下游河谷地带人口稠密,河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1972年,塞内加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三国联合成立了开发塞内加尔河的组织——塞内加尔河流域治理开发委员会,负责流域治理开发规划和工程实施。下图是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塞内加尔河河口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受海水污染严重B.下游地区需水量大
C.全流域降水量少D.气温高,蒸发量大
2.三国联合成立了开发塞内加尔河的组织,说明有些资源开发需要(     
A.全球共同行动B.开展多边合作C.寻求资金援助D.开展技术合作
3.环境管理必须进行国际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
①重大的环境问题,大都不是一个国家或局部地区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地球上
③进行国际合作是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重要渠道,是促进各国人民友谊的重要举措
④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是各国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的必然要求
⑤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
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2024-01-27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单元测试卷)-【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环境保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这是大势所趋。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环境问题是(     
A.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B.核事故或辐射事故
C.臭氧层破坏D.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分配
2.我国参与的国际合作,正确的是(     
A.我国是CO2的排放大国,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
B.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与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无关
C.“三北”生态防护林的建设,将有助于大气中CO2的减少
D.在《在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框架下,我国累计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30%左右
3.中国政府在《京都议定书》上庄严签字,但现实不容乐观。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为此,中国政府必须(     
①促使“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②切实加强环境保护③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④关闭一切排放二氧化碳的生产企业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6 . 阅读下列四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图片②描述的现象出现的主要成因是(     
A.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B.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C.科学技术的进步D.气候干旱

7 . 下图为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D箭头表示的意义与下列数码内容相匹配的是(     
①铁矿石、石油②煤渣、污水
③酸雨、生态恢复④围湖造田废物利用
A.A①、B②、C③、D④B.A①、B②、C④、D③
C.A②、B①、C③、D④D.A②、B①、C④、D③
2.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     
A.在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C.荷兰人围海造地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鼓励乘坐公交车
3.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有箭头A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C.如果箭头B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问题
D.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4.若箭头A表示沿海低地被淹没,则与之相关的箭头B可能表示(     
A.全球气候变暖B.温室气体大量排放C.极冰融化D.海水膨胀

8 . 工业生态效率是指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它是产出与投入的比值。将工业生态效率分为工业经济、能源、环境三个子系统,既能有效分析各子系统内部的效率,也有助于全面分析工业发展与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图示意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系统效率测算的网络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工业生态效率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的治理能推动能源需求增加
B.能源消耗仅通过碳排放影响环境
C.能源子系统能支撑工业经济发展
D.工业经济发展会提高固废利用率
2.长江经济带能源子系统效率水平表现为(     
A.中游最高、上游最低B.上游最高、中游最低
C.中游最高、下游最低D.下游最高、上游最低
3.长江经济带的环境效率水平在中游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强而产出较低
B.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大且环境治理效果不好
C.工业资本投入不足且单位能源消耗成本高
D.能源再利用率低且环境治理资本投入不足
2023-12-26更新 | 568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1章 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章末检测)-【上好课】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9 . 臭氧总量的DU值又称多布森单位,当臭氧含量低于220个多布森单位时,称之为“臭氧空洞”。下图示意1960—2010年南极上空大气臭氧总量最低值(每年10月份)卫星监测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图示年份中,南极上空大气10月份首次出现臭氧空洞的年份大致是(     
A.1964年B.1983年C.1995年D.2010年
2.南极地区上空大气层中出现臭氧空洞,将导致(     
①到达地表的紫外线增多②极地冰川大量融化③大气组成成分改变④生物生存环境变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下图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最快的时段是(     
A.1740年,1760年B.1840年,1860年
C.1900年,1920年D.1980年,2000年
2.图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最快的原因是(     
①土地利用变化②燃烧化石燃料③海平面的上升④陆地冰川融化
A.①②B.①⑧C.①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