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是稳定状态的。____
2022-02-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1.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前)
2 . 背景
(1)如果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________超过自然环境的____,就会使自然资源的供给难以为继;
(2)如果排放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环境的____,有毒、有害物质就不能完全得到净化;
(3)如果自然环境的____能受到损害,有可能打破自然环境的____状态,甚至使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变化,自然环境的________也会受到影响。
2022-02-0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1.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前)
3 .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
(1)____服务:为人类提供____,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____
(2)____服务: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____。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需要通过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来化解。
(3)____服务: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____、审美体验等____,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
(4)____服务: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____,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如果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出现问题,其他服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4 .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概念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不仅从自然环境中获得食物、淡水、木材、各种矿产……还享受了自然环境提供的质量良好的空气、舒适的气候以及娱乐和审美体验等。这些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____,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022-02-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1.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前)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位于本州岛西侧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冬季多雪,稻田纵横,水库水渠众多,有独特的传统民居“合掌造”。“合掌造”一般坐北朝南,它是一种屋顶以稻草和茅草覆盖的木造建筑,屋顶厚且陡峭,呈人字型,如同双手舍十。

(1)分析白川乡合掌村冬季多雪的原因。
(2)根据表格,简要说明“合掌造”建筑特点对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作用。
特点作用
木造建筑________
坐北朝南________
房屋以厚厚的茅草覆盖________
房顶陡峭,呈人字形________
(3)简析合掌村水库水渠众多的自然原因。
2022-01-16更新 | 940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宾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裸鲤,又称“湟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摄食藻类、甲壳类、水生昆虫和小鱼。13万年前裸鲤是有鳞片(保护鱼身,减少疾病,防止淡水流失)的,后因地壳运动使得青海湖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鳞片逐渐退化,直至现在通体无鳞。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青海湖裸鲤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每十年大约增重0.5kg。湟鱼为洄游繁殖性鱼类,在繁殖季节内对水温、水质等要求严格,自然状态下繁殖成活率较低。数据显示,青海裸鲤数量1961年曾达到19.9万吨,到2002年却只有2592吨。2015年以来,青海省共耗资3672万元在湟鱼洄游必经的沙柳河、泉吉河、哈尔盖河等地废除拦河坝,修(改)建7座阶梯式洄游通道,两阶梯高差为15~20cm,阶梯间建有凹槽。至2016年底,青海裸鲤数量达到7.08万吨,比保护初期2002年的2592吨增长近27倍。图Ⅰ为青海湖水系图,图Ⅱ为湟鱼洄游通道设计图。



(1)分析青海湖裸鲤由有鳞至鳞片逐渐退化的原因。
(2)简述1961年至2002年青海湖湟鱼资源数量锐减的原因。
(3)说明湟鱼洄游通道设计的合理性。
(4)除修建洄游通道外,请再提出两条保护湟鱼的可行性措施。
2021-12-03更新 | 1484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A卷·夯实基础)-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碳交易是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采用的市场机制。若控排企业碳排放量超出配额,则需要在碳交易市场购买碳配额。自2011年起,我国先后在北京、上海、湖北、福建等7个省市建立碳交易试点,总共纳入企业2000余家。2017年底,我国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建设。下图示意2013—2017年我国碳配额现货交易情况统计。


材料二: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企业、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推动绿色生产与生活,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中国在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英法等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峰值,并计划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1)据图描述我国碳配额现货交易总量的变化特点。
(2)请你为碳排放量大的企业应对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提出合理化建议。
(3)说明我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面临的主要挑战。
2021-11-03更新 | 433次组卷 | 8卷引用:3.1碳排放与碳减排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
8 . 长三角地区是工业集聚程度高,大气环境污染较为严峻的区域之一,部分城市(见下面的图和表)雾霾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雾霾污染是PM2.5(粒径小于2.5μm细颗粒物)浓度过高导致,已经成为跨区域的环境问题。除自然原因外,雾霾形成与能源消耗、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人为因素有关。

材料二   2017年每万元GDP工业烟尘排放量,江苏的8个城市平均为0.36千克,浙江的7个城市平均为0.26千克,江苏比浙江高出38.5%。


PM2.5浓度/(μg/m3长三角部分城市
≤40舟山、台州、宁波、上海
40-50南通、湖州、杭州、嘉兴、绍兴
50-60南京、无锡、苏州
≥60扬州、镇江、常州、泰州
(1)概述长三角PM2.5浓度南北差异并说明该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2)从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角度推测防治雾霾的主要措施。
(3)面对雾霾污染的环境问题,人们呼吁“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围绕为什么要“共同打赢”,阐述你的观点。
2021-09-20更新 | 802次组卷 | 9卷引用:【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1.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中)

9 . 读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序号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为生产规模扩大
B.②为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
C.③为生产活动遵循自然规律
D.④为破坏生态环境
2.下列关于该图所反映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必须停止开发资源,恢复自然环境原始面貌
B.人类与自然环境具有对立性
C.必须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导致环境趋向恶化
2021-09-19更新 | 312次组卷 | 6卷引用:4.1?走向生态文明(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0 . 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处的内容应是(     
A.改善环境质量B.人类与环境统一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物质资料生产
2.下列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不断向大自然索取是人类的任务
D.人与自然是一种依附的关系
3.协调人地关系的首要任务是(     
A.减少大气污染B.预防自然灾害C.建立自然保护区D.控制人口规模
2021-09-19更新 | 315次组卷 | 5卷引用:【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4.1 走向生态文明(课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