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发展差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半岛作为中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自然环境上具备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场的基础条件,受季风和地理环境的综合影响,盛行风向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有明显的规律性。为打造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我国启动了山东三大海上风电基地的建设,计划到2025年,开工1200万千瓦,建成800万千瓦,目前一大批风电装备制造企业集聚在风电基地附近的城市。图为山东半岛及附近海域近地面风能密度等值线图。

(1)简述图示地区风能资源的分布特点。
(2)与陆上风电场相比,指出海上风电场建设的优势。
(3)简析图中半岛北和半岛南风电基地风向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差异。
(4)从交通运输角度,说明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在风电基地附近集聚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最后一卷(浙江卷6月考)-【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浙江专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中国山地省,八山一水一分田。以梵净山为代表,山山有美景,处处是公园。同时,这里又是中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的区域,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土面积是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中,2018年还生活着近300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贫困往往与生态恶化交织,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牺牲环境质量的忧虑。在生态和发展“双重压力”下的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近年来贵州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相融的“绿色之路”。下图示意贵州省地形。

(1)指出贵州省生态环境脆弱的表现。
(2)简述贵州省全面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主要举措。
(3)从地理角度,为贵州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7日内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最后一卷(浙江卷6月考)-【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浙江专用)
3 .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年均降水量438mm,年平均蒸发量1230mm, 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83天,最多年份达114天, 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 以西北风为主。

材料二 塞罕坝历史上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等原因,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到20世纪50年代,这里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成为茫茫荒原。1962年,塞罕坝设立林场,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如今,成为4A级景区,在苗木、旅游、风电方面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材料三 滦河发源于坝上高原,流经燕山进入华北平原。

(1)塞罕坝地区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____自然区向____自然区过渡地带。
(2)从径流量角度描述滦河的水文特征。
(3)水蚀、风蚀严重是导致塞罕坝地区生态脆弱的重要外力因素,请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加以说明。
(4)说出塞罕坝地区发展风电的优势条件。
(5)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塞罕坝林场的生态环境效益。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4 . 不同的农地质量,开发的难易程度不同。农地边际化是指农地产出受市场经济影响,在当前用途下的经济生产能力持续下降,农地被其它用途排挤,甚至出现弃耕撂荒的现象。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对农地边际化现象的有效措施是(     
A.提升农产品收购价格B.推广大型农机设备使用
C.调整农作物种植面积D.因地制宜改变种植模式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2022年浙江、河南、贵州、黑龙江四省区相关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化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人)
-5.7566.2051096
0.0473.40118496
-0.0857.0762106
3.7154.8152321
1.表中省份是(     
A.甲—黑龙江B.乙—河南C.丙—贵州D.丁—浙江
2.下列关于四个省份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省出现逆城市化,人口外流严重②乙省青壮年迁入多,死亡率较低
③丙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④丁省平原面积广大,宜种植水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6 . 下表示意2022年我国四大地区发展基本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指标
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量的比例/%9.510.771.68.2
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122215

1.丁是(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东北地区D.西部地区
2.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     
A.甲地区向丙、丁输出资本、技术要素B.乙地区承接甲地区的产业转移有优势
C.乙地区对丙地区的产业带动作用明显D.丙地区向甲地区输出资源、技术要素
2024-05-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7 . 地埂也称田埂,意为田间的埂,用来分界和蓄水。常见的有两种类型:其一是等高地埂,指在坡面上每隔一定距离,沿着等高线开沟、筑埂,把坡面分割成若干等高带状的坡段;其二是比降地埂,与等高线存在一定的纵向梯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等高地埂相比,比降地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拦蓄地表径流B.利于补充地下水C.减少田地的渍涝D.减少水土流失
2.比降地埂可适用于(     
A.云贵高原B.印度南部深黑色黏土区C.秦岭北部坡地D.青藏高原冻土区

8 . 冬小麦的生长阶段依次是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2023年3月12-18日,我国东部季风区部分省份农业观测站统计了当地冬小麦发育进程,下表为发育进程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总测站数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12拔节9越冬1
18起身8返青4
6抽穗2开花1
1.三个省份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序依次(     
A.③、②、①B.③、①、②C.②、③、①D.①、②、③
2.为快速了解小麦发育进程信息,农业观测站可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BDSB.GISC.GNSSD.RS
2024-05-2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9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基斯坦人口众多,农业发达,其中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五。有东方的水果篮之美称,水果类型丰富,从热带的香蕉、芒果到温带的桃子、柿子等均有生产。近年来受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发展缓慢。

材料二   下图为巴基斯坦略图。

(1)从地形与气候的角度,分析巴基斯坦水果类型丰富且品质好的原因。
(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巴基斯坦选择纺织业作为重点产业的出发点。
(3)推测图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分布在____(东部/西部),并简述判断依据__________
(4)为了促进巴基斯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请从水资源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5-24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考二模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0 . 粮食自给率指当年粮食产量占当年粮食消费量的比重,是衡量粮食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新疆、吉林、河南、浙江四省区2022年末粮食播种面积和自给率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粮食播种面积(万公顷)102.41077.835578.51243.39
粮食自给率(%24164.6419.5167.9
1.丙省区是(     
A.新疆B.河南C.浙江D.吉林
2.乙、丁两省区粮食自给率相近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相近B.粮食播种面积相近C.乙的人口总量更多D.丁的粮食产量更高
2024-05-2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