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发展差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读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用图例代表三大产业的比重,那么(  )
①左图表示东部地带产业结构      
②图例C代表第二产业比重             
③左图、中图和右图分别表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                      
④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降低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2.如果用中图代表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那么图例A、B、C代表的产业分别是(  )
A.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B.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C.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D.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3.我国东部地带与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的异同是(  )
A.东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中、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
B.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中、西部地带第二产业比重大
C.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中部地带第二产业、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
D.东、中、西三个地带目前都仍以第二产业为主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见图甲)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图乙为“山东省费县梁邱镇杨树行村鸟瞰景观图”。


材料二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乡村内部空间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在一些发达地区,过去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庭院正转变为统一规划的居住区。以道路为空间骨架,居民点和集镇、服务点、农业区等功能分化逐渐明显。图丙为“广州市南沙区大稳村发展规划示意图”。



(1)按照土地利用类型,指出杨树行村和哈尼民族村各功能区范围和面积大小。
(2)说明杨树行村和哈尼民族村“林—田—路—村”之间的位置关系并推测两村“田—村”位置差异的主要原因。
(3)简述合理规划和利用乡村空间的意义。

3 . 下表为我国甘肃、吉林、江西、浙江四个省级行政区2021年年末的部分人口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人口数(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5岁以上人口比例(%)性别比(女=100)
2375-3.3816.71100.30
浙江65401.0014.17109.45
45171.6312.41107.05
24901.4213.04103.35
1.甲、乙、丙三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吉林、江西、甘肃B.吉林、甘肃、江西
C.江西、吉林、甘肃D.甘肃、吉林、江西
2.某同学根据表中人口数据推测,甲地(     
A.人口死亡率高B.人口出生率低C.养老产业潜力小D.经济活力充足
2023-06-04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新学考研究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地理试题(四)

4 . 乡村要振兴,生态是基础。为把农村河湖打造成幸福河湖,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水动力”,农村水系整治迫在眉睫。下图为我国某地乡村河湖综合整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乡村位于(     
A.青藏高原B.宁夏平原C.长江三角洲D.华北平原
2.设置生态沟渠和生态水岸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洪涝灾害B.降低河流含沙量C.栽培水生植物D.阻滞并净化污水
2023-05-24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模拟卷(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某地风景优美,地形崎岖,地表水缺乏,曾经陷入“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下图示意当地部分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资源环境条件耕地水源林地探明矿产
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万人10.911.213.732.9
数据来源:
1.依据木桶的“短板效应”原理,该地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为(     
A.10.9万人B.11.2万人C.13.7万人D.32.9万人
2.经过努力该地成功脱贫。推测当地采取的有效合理措施有(     
A.大力开采地下水B.在水源地开采矿产资源
C.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D.陡坡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2022-06-20更新 | 32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会考)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不同年份我国不同区域农民工收支剩余及就业比重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示时段我国不同区域农民工就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城镇化水平B.基础配套C.薪资水平D.产业转移
2.该时段内我国中部、西部地区农民工收支剩余相差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薪资待遇差异较大②消费水平存在差异③从事行业差异较大④就业机会存在差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地理调查】

调查主题喀斯特地貌区乡村振兴之路

调查背景亚鱼村位于贵州,属于贫困村,该村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耕地为坡耕地,总面积378.8公顷,地块数为9376块,多为老人耕作,存在弃耕现象。近年来,当地采取措施扶持产业发展,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吸引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在调查过程中,农业保险、产业多元、绿色发展是当地干部群众介绍经济发展过程时提到的三个高频词语。

调查分析


(1)分析亚鱼村乡村振兴起步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2)简述亚鱼村务工人员返乡对乡村发展的作用。
(3)从三个高频词中任选两个,推测当地政府采取的措施。

8 .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空间分布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下图示意1990~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的均值变化(数值越高,集中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     
A.集中在少数大城市B.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
C.由城市向乡村迁移D.与经济变化趋势一致
2.推测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A.环境质量变化B.农业发展C.交通改善D.政策引导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芬兰素有“千湖之国”的美称,地理环境南北各具特色。芬兰位于欧洲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以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芬兰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6%,乳畜产品世界闻名。

材料二:下图为芬兰地理简图。



(1)判断芬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所体现的地带性规律是____,B地区自然带是____
(2)根据B地区地理环境特征,推测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适合发展的产业部门分别是____
(3)A地区是芬兰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的地区,其主要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
2021-09-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地理试题
10 . 在《晏子使楚》中的“橘生淮南则位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则说明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有此推测,影响橘子生长和成熟在南北地区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风力D.寒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