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发展差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70 道试题

1 .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据湖南省行政村名的特征,湖南地名分为12类,其中带有河、湖、峰、岭、坳、塘、井、坪、堰等字的地名较多。因多种因素,地名逐渐消失,成为地名文化遗产上的一大遗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湖南省地名中与“塘”、“坪”、“堰”相关的地理要素依次分别是(     
A.地形—意愿—工程B.水文—资源—意愿
C.方位—水文—建筑D.水文—地形—工程
2.地名消失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①城市化②资源开发③城乡规划④人口老龄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传统村落长坑村,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平均海拔800米左右,长年云雾缭绕,湿润多雨,森林覆盖率高。当地传统民居大多是土木结构,土墙外壁贴挂整齐的杉木板,这种古建筑被专家形象地称为“穿裙子的土楼”,为全国独有。近年来,长坑村大力发展茶树种植。新栽种的茶树多离村落较远,而村中的古茶树多种在附近耕地的埂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村民在土墙外壁贴挂杉木板,主要目的是(     
A.冬季保温B.夏季隔热C.防雨渗入D.美观耐用
2.与古茶树相比,新栽种的茶树多离村落较远,其主要原因是(     
A.避免影响古茶树生长B.方便采茶后直接外运
C.便于对茶树进行灌溉D.满足对种植面积的需求
2024-05-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3 . 苏里南共和国是拉丁美洲最早加入一带一路经济合作的国家之一,主要出口中国的产品是木材和海产品。读苏里南共和国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苏里南产品出口到中国的海运贸易航线,最有可能经过(     
A.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B.德雷克海峡
C.巴拿马运河D.好望角
2.苏里南(     
A.地势整体起伏较小B.河流造成港口泥沙淤积重
C.人口密度北部小于南部D.气候干湿季分明

4 . 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人口指数表示人口城镇化率、年龄结构、教育结构有利于产业结构发展的优势程度;产业指数表示三类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有利于人口结构合理发展的优势程度。下图为黄河流域人口与产业综合指数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人口与产业综合指数的变化特点,正确的是(     
A.人口指数波动下降
B.产业指数波动上升
C.人口指数与产业指数的协调度逐年提升
D.人口和产业发展关系呈现由“人口滞后”向“产业滞后”发展的趋势
2.从黄河流域人口结构发展指数空间变化格局来看,目前呈现中游>上游>下游的格局。推测下游地区人口指数落后的原因(     
A.人口总抚养比上升B.人口受教育水平下降
C.城镇化水平下降D.青壮年人口迁出增多
3.为促进人口、产业结构的协调,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A.上游地区培养特色产业,提升人口综合素质
B.中游地区培育本土优势产业,淘汰传统落后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C.下游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吸引更多青壮年人口迁入,促进人口结构协调优化
D.下游地区将消费市场适当向老年市场转移,加大社会养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改进
2024-05-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5 . 明代博物学家谢肇淛(zhè)在《五杂俎》中提到:“十月(农历)有阳月之称,即天地之气四月多寒而十月多煖(同‘暖’),有桃李生华者(‘生华’指开花),俗谓之小阳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材料里提到的“小阳春”现象的是(     
A.西北大漠B.浙闽丘陵C.东北地区D.南海诸岛
2.“小阳春”期间,果农往往不希望自家果树开花或发新芽,因为这可能会(     
①扰乱农忙节奏②增加越冬风险
③降低来年坐果率④提前结果时间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5-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高中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6 . 不同地区采取的精准扶贫方式并不相同。四川巴中市巴州区位于大巴山区附近,主要以易地搬迁扶贫为主,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以龙头企业带动当地就业扶贫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地扶贫方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理环境的差异B.主体功能区差异
C.人口数量的差异D.经济水平的差异
2.巴中市行政辖区消除贫困的最终措施是(     
A.生态移民B.金融扶贫
C.妥善安置D.产业发展
2024-05-2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7 .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通过科技、绿色、数字生产力三个方面构建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指标越高其生产力水平越高),可实现对不同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测度。下图为“中部部分省份新质生产力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依次代表(     
A.河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山西省B.黑龙江省、山西省、河南省、江西省
C.河南省、黑龙江省、山西省、江西省D.黑龙江省、山西省、江西省、河南省
2.新质生产力现阶段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是(     
A.丁省电子信息等科技生产力发展迅猛B.甲省存在经济、能源与环境间的矛盾
C.乙省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分工协作D.丙省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
3.与东部省市相比,中部省市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合理路径有(     
①发挥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的优势
②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③强化资源开发、传统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
④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⑤推动完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
2024-05-22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等2地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西藏自治区依据某些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划分图中四大区域的指标是(     
①积温②蒸发量③降水量④太阳辐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Ⅳ区域为湿润区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更高,气温更低,蒸发弱B.冰川分布面积广,冰川融水多
C.夏季受西南风影响大,降水多D.有大型高原湖泊群,水源充足

9 .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2.下列关于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正确叙述是(     
A.源头地区以水产养殖为主B.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C.河套平原以旱作农业为主D.下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

10 . 近年来,三江平原地区大力推行“池改”—将水稻田小池改大池,达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林成行”的格局,水稻产量有所增加。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对三江平原地区“池改”措施理解正确的是(     
①“田成方”利于消梗成田,机械化耕作
②“路成网”利于粮食运输,促进城市建设
③“渠相通”利于引水灌溉,减弱灾情
④“林成行”利于发展林业,促进多种经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该“池改”模式的是(     
A.刚果盆地B.华北平原C.鄱阳湖平原D.东欧平原
2024-05-21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