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发展差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地处长江中游的某地,原有草场面积640万公顷,也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乌骨山羊等独特畜种,近年来,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草场经济和高山蔬菜产业快速发展。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草场面积已缩减至29.4万公顷,当地大多数养殖户采用人工种草的方式为牲畜提供青饲料,农户则以放牧为主。


推测该地草场面积锐减的原因,并为该地综合利用草场提供两种方案。
2024-03-29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4月广东新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地理试卷(解析)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铃薯喜温凉,耐寒、耐旱、耐瘠薄,在山东可一年种植两季;马铃薯生长需水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相对较少。马铃薯由地下匍匐茎节膨大形成,培土可使地下匍匐茎节的节数增多,故马铃薯生长的某一阶段需要培土,图甲为马铃薯培土后的景观图。马铃薯富含粗纤维、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2015年初,国家提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使其成为与稻米、小麦和玉米并列的第四大主粮,作为主粮的马铃薯既可加工成淀粉,也可鲜食。图乙为我国规划形成的马铃薯优势区。



(1)简述实施培土后对马铃薯生长的有利影响。
(2)说明北京居民一年四季都可食用新鲜马铃薯的自然原因。
(3)分析规划马铃薯优势区的主要意义。
2024-03-1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4月广东新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地理试卷(解析)

3 . 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读京津冀都市圈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的优势有(     
①资金②土地资源③资源环境承载力④科技、人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方向是(     
A.利用区位优势,迁入重工业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C.加快科技产业,赶超京津地区D.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
2024-03-14更新 | 412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文德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4 . 马尾松林和油松林分别是亚热带针叶林和温带针叶林的代表植被,下图为我国马尾松林和油松林重要分界线处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图中四条曲线代表1月均温、7月均温、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材料信息,该分界线最可能位于(     
A.阴山B.天山C.秦岭D.南岭
2.关于图中序号表示的地理要素,判断正确的是(     
①—年降水量②—7月均温
③—年均温④—1月均温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葑田是指将湖泽中的葑泥移附到漂浮在水面的木架上,成为一种可随水位上下浮沉的耕地(图1);垛田则是将湖泽中的泥土不断堆积垒高(一般1米以上),从而形成四周环水呈岛屿状的田地(图2)。江苏省兴化地区地势低洼,湖泽众多,历史上葑田盛行,后因河道演变,葑田逐渐变成垛田并一直延续使用至今。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农民大规模开发葑田,主要适应当地(     
①人多地少的特点②洪涝频繁的特点
③光热充足的特点④土壤贫瘠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该地区葑田逐渐演变成垛田,主要因为(     
A.洪涝灾害增多B.盐碱化加重C.湖泽水位变浅D.可用木材减少

6 . 下表示意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省区2015年底发电总量中各类型电源发电占比及全年发电量、用电量占比。完成下面小题。

省区各电源发电占比(%)发电量占比(%)用电量占比(%)
水电燃煤燃气其他
72.2016.530.0011.273116
38.2553.370.018.371713
9.4859.0215.0816.424057
53.3940.190.406.031214
1.①②③④代表的省区正确的是(     
A.①为广西B.②为贵州C.③为云南D.④为广东
2.煤炭成为③省区电源主体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煤炭资源丰富B.煤炭发电成本较低
C.保持电网电量稳定D.政府鼓励政策影响
2023-11-08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等“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7 . 青海省共和县平均海拔2920m,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光伏电园区。园区建成后,大量生长的杂草对园区太阳能发电产生了影响。园区利用当地牧民的羊群啃食杂草,替代人工除草,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能牧互促”。近年园区要求企业把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提高到1.2m。读光伏电园区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当地(     
A.人口少B.气温高
C.纬度低D.海拔高
2.推测园区光伏发电不稳定的原因有(     
①天气变化大②昼夜差异大③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大④人口数量少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3.提高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是为了(     
A.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B.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C.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D.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2023-09-25更新 | 109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陈经纶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1)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入泥沙1.6亿吨。但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地区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公里,创造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下图为库布齐沙漠及附近区域图。


材料二 库布齐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
(2)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实行立体化产业模式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3-02-25更新 | 651次组卷 | 38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倚山偎翠,方圆错落,似古堡巍峨苍朴,却巧夺天工。安全坚固,防风抗震,阴阳调和”。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所示的传统民居中与材料描述一致的是(     
A.福建土楼B.陕西窑洞C.北京四合院D.云南竹楼
2.传统民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福建土楼主要受地形条件影响
B.陕西窑洞主要受科技水平影响
C.北京四合院主要受交通条件影响
D.云南竹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2022-12-06更新 | 182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图是“宁夏沙坡头地区草方格沙障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护铁路线②削减风力③改变气候类型④增加旅游景观⑤提高沙层含水量
A.②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⑤D.①④⑤
2.下列不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是(     
A.建筑产业B.沙漠旅游休闲业C.光伏发电产业D.沙生中药材产业
2022-11-23更新 | 179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