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遥感(RS)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2023728日第6号台风卡努生成并向西北方向移动。图示意8214时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和台风卡努实时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盛行偏西风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
2.与甲城市比较,丁城市风力更强劲的主要原因有(     
①等压线密集②等压线稀疏③受海洋影响显著④纬度更低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3.台风“卡努”给途径地区带来的次生灾害可能有(     
①霜冻②干旱③风暴潮④泥石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天气预报中使用气象卫星监测台风移动轨迹,其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属于(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数字地球
今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能登半岛于20235月发生6.5级地震,202411日发生7.6级大地震,并引发次生灾害。地震发生后,地理信息技术在灾后监测、搜救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图为石川县能登半岛地震灾区示意图。



(1)日本石川县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位于____地带,地壳极不稳定,地质活动频发。
(2)能快速识别此次地震影响范围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估算被地震破坏的住宅数量需要____技术支持。
(3)日本地震频发。如果你置身于日本,请从个人层面说出应做的震前准备。(回答两点即可)
2024-03-0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地理试题

3 . 2023年8月24当地时间13点,日本政府宣布开始向太平洋排放福岛核废水。研究表明,在排放开始后的十年内,核废水会几乎扩散到全球所有的海域。日本政府的行为遭到了本国民众和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如图为日本福岛核电站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福岛核废水最终扩散到全球所有海域的主要海水运动形式是(     
A.海啸B.风暴潮C.潮汐D.洋流
2.对核废水扩散海域进行监测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24-02-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高原地区发生两次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月7日,中国救援队飞赴土耳其,为灾区提供援助。图示意地球圈层结构(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图中(     
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软流层
2.为快速获取此次地震灾区的大范围地面影像,需依赖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
3.中国救援队员乘坐的大型客机在土耳其自高空降落过程中,依次穿过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平流层B.高层大气、平流层
C.平流层、对流层D.高层大气、对流层
2024-02-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太平洋垃圾岛,被称为世界上移动的第八大洲。数据显示,这片大洲每平方千米海域有近340万件塑料垃圾,而且该大洲面积逐年增加。如图示意太平洋垃圾岛一角。完成下面小题。



1.“第八大洲”能沿稳定航线移动的主要动力是(     
A.洋流B.潮汐C.海浪D.海洋生物
2.该“大洲”面积逐年增加,会导致(     
①陆地空间资源增多②海洋生物资源减少③海洋矿产资源减少④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在监测该“大洲”移动路径和面积变化过程中,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遥感技术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无线电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四川省丹巴县半扇门镇梅龙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壳活动活跃,岩石风化破碎严重,含有大量松散堆积物,地势陡峻多高山峡谷。梅龙沟流域呈窄扇形,上游和各支沟坡度较大,利于地表径流的汇集。2020617日,在较长时间的强降雨以后引发泥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大型块石阻断小金川河形成堰塞湖。灾后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等部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加强研判,防范次生灾害和更大规模的泥石流灾情。民政等相关部门给予支持,认真评估、科学处置河道堰塞体,疏通河道排除险情,全面摸排次生灾害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1)根据材料,归纳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2)要在第一时间掌握泥石流范围,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单选)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
(3)当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单选)
A.朝河流下游方向逃离,尽量逃往地势低处
B.垂直于河谷方向逃离,尽量逃往地势高处
C.沿着山谷向山顶奔跑,尽量逃往地势高处
D.原地不动,看清泥石流的前进方向再逃离
2024-01-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7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通过分析卫星监测数据,对比近45年(1971-2014年)大成都范围内的气候特征变化,发现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成都城郊温差增大1.6℃。完成下面小题。

1.成都城郊温差增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城区硬化路透水差
B.城区阴雨天气增多
C.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D.城区绿地面积增大
2.监测数据获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地面监测系统

8 . 下图为某次台风的卫星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气象卫星云图的获得主要是运用了(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2.通过对这次台风前后的多幅卫星云图分析可以获得台风的(     
①中心位置②强度变化③降水范围④移动方向⑤登陆地区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024-01-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热身考试地理试题
9 . 2023年7月28日,强台风“杜苏芮”登陆福建晋江,影响东部14省(区、市),造成严重损失。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警、监测和救援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GIS对本次台风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
B.利用GNSS确定台风中心位置、监测移动方向
C.利用RS准确获取被困人员位置并实施救援
D.利用GNSS技术迅速、准确地获取受灾范围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飓风又称“地中海热带气旋”,是一种兼具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属性的天气系统。20234月以来,地中海水温连续数月保持破纪录高温;94日前后,飓风“丹尼尔”在希腊西南近海形成,随后它在地中海东部缓慢南移;910日,丹尼尔在利比亚东北部达到鼎盛。受其影响,利比亚东北部地区损失惨重。这可能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接近热带气旋性质的“地中海飓风”之一。图左为“即将登陆利比亚东北部的飓风‘丹尼尔’示意图”,图右为“利比亚东北部某城飓风过境前后遥感影像。

(1)说明地中海罕见典型热带气旋的原因。
(2)从水热获得的角度,分析“丹尼尔”到达利比亚东北部时势力强劲的原因。
(3)指出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主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