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遥感(RS)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于728955分前后在福建省晋江市沿海登陆(如图)。受台风影响,福建省厦门市累计降雨量最大可达250mm,多处发生滑坡、泥石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监测台风中心实时位置信息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B.RSC.GNSSD.数字地球
2.当泥石流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向泥石流沟两侧迅速躲避B.连续降雨时在沟谷中逗留
C.向泥石流沟下方迅速逃离D.爬到沟谷中的大树上躲避

2 . 在互联网技术的助力下,电商经济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作为电商运营的重要环节,地理信息技术为增强其信息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下图为企业、供应商、消费者与物流公司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基础设施B.服务需求C.配送人员D.资源分布
2.现代物流信息化水平提升,主要得益于(     
A.遥感技术为企业提供各地供应商各类成交信息与地理位置
B.遥感技术为供应商及仓储中心选择合适路线配送至消费者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消费者按标准分类有序归整仓储物品
D.地理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仓储中心选址及资源分配的服务

3 . 生态红线区指为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的保护需求,划定的需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南京市陆地生态红线区包括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四种类型。下图示意1988~2017年南京市陆地生态红线区四种类型RSEI变化趋势占比统计。RSEI为通过遥感影像提取湿度、绿度、干度、热度4个指标,RSEI上升越明显,表明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提高速度越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京市四类陆地生态红线区中生态环境改善最快的是(     
A.风景名胜区B.森林公园C.生态公益林D.自然保护区
2.下列关于南京市生态红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遵循“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B.主要目的是划定城市边界
C.是维护南京生态安全的底线D.决定南京资源环境承载力
3.下列关于南京市保障生态安全的措施正确的是(     
A.禁止开发自然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B.增加耕地面积,确保粮食安全
C.利用遥感技术,加强生态环境监测D.严禁扩大城区面积,修复生态环境
2023-08-01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在赣州市赣县区某农庄橙树认养区,秋季一棵棵橙树挂满金色果实,冬季橙树穿上了白色透明的衣裳—塑料薄膜……。目前已有1.27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认养了橙树,橙树主人可通过监控、直播、视频等方式在线了解橙树长势,还可以在脐橙成熟后直接前往农庄采摘,或由农庄采摘后72小时内将“鲜橙”快递到消费者家中。完成下面小题。

1.冬季橙树“穿上白色透明的衣裳”,其原理是(     
A.阻挡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B.反射太阳辐射来增加光照
C.抵制杂草生长和保持水分D.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鲜橙”能在72小时内送到客户家中,这主要依赖于(     
①广阔的市场②惠民的政策③便利的交通④先进的技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若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助力“赣南脐橙认养”模式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VR分析赣南脐橙品质优劣B.RS获取赣南脐橙长势信息
C.GNSS进行灾害天气的预警D.GIS获取赣南脐橙物流信息
2023-07-1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风暴增水是指受大风影响,实测潮位偏离正常潮位的部分。研究人员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按照下图所示技术路线,开展风暴增水影响范围和社会经济损失的评估工作。图中①②代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A.地理信息系统、遥感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
C.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6 . 近年来,多地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其中“私人订制”发展模式得到快速推广,在该模式下客户可花费一定金额“私人定制”一颗果树,平时由果农进行管理,客户通过网上平台观察果树生长情况,成熟时可亲自采摘,或由果农按客户需求邮寄。完成下面小题。

1.“私人定制”模式得以快速推广主要得益于(     
A.市场需求的扩大B.信息技术的发展C.果树种植面积大D.交通条件的完善
2.若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助力“私人定制”模式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RS预测苹果丰收时间B.BDS预报自然灾害天气
C.RS获取苹果长势信息D.GIS定位苹果物流信息

7 . 某校开展“时空智能,因融至慧”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结合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学们展示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作品。图是学生设计创作的网页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天察地、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客观反映了(     
①太阳活动②四季变化③降水总量④物候现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据图推断(     
A.甲地种冬小麦正值梅雨时节B.可以通过遥感监测乙地涝灾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比乙地大D.昼长周年变化甲地小于乙地
2023-06-20更新 | 6208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巨野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赛里木湖(图1)位于新疆天山西北部,海拔约2073米,常年盛行偏西风,湖岸岩性较单一,多为粘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岩。湖滨地带草类茂盛,是优良的夏季牧场。某研究团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测得近几十年来湖泊面积数据(受地表状况干扰,每年均缺失1-3月数据),选取典型年份绘制成面积变化曲线(图2),并发现在湖泊面积变化过程中东岸坍塌严重。

   

(1)指出获取湖泊而积变化数据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并说明缺少1-3月数据的原因。
(2)结合图文材料,归纳湖泊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
(3)分析赛里木湖东岸坍塌严重的主要原因。
(4)简述湖泊面积变化对当地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
2023-05-14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7 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学易金卷:3年(2021-2023)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山东专用)

9 . 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的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发生剧烈喷发,大量火山灰及气体像蘑菇云一样向空中升起。下图为1月15日汤加火山喷发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火山(     
A.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B.地处东半球、赤道以南约1600千米
C.喷发物来自莫霍界面以上的软流层D.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
2.此次火山喷发(     
A.受东北信风影响,火山灰使澳大利亚空气质量下降
B.导致附近海域的水温升高,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C.可用遥感技术及时监测火山灰影响范围及移动方向
D.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导致全球气温会显著升高
2023-05-07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一次自然灾害之后,有人这样描述:大雨之后,肆虐的水流冲入翻腾汹涌的河流,轰轰隆隆地拍打着河堤,瞬间撕开一个口子,排山倒海一样冲向农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文中描述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B.泥石流C.洪灾D.地面沉降
2.该灾害发生时,合理的自救方式是(     
A.逃到高处B.向沟谷两侧迅速躲避
C.立刻返回家中D.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
3.为快速和全面了解灾区的情况,应使用(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