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下图为华北传统民居示意图。



(1)读图和材料,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材料二:下图所示区域,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当地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2)简单说明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3)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4)说明“小老头“”现象对于人们在生态建设过程中的启示。
2021-08-22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末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黄河水系及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沿岸地貌景观多样。在上图中甲地可能看到的景观是____(选择填空),说明你的判断理由____
A.B.
C.D.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鱼鳞坑(下图)是黄土高原常用的水土保持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挖掘的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交错排列,状若鱼鳞,坑内种植树木。


(2)从水循环环节的角度分析鱼鳞坑保水、保土的原因。
3 . 北京市某中学学生到黄土高原某区域开展以“黄土高原地貌景观观察”为主题的地理实践活动。下图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同学们对黄土高原典型地貌进行了观察,并描述了地貌的特征。某同学在笔记本上写道:“黄土峁是单个的黄土丘陵,其横剖面呈椭圆形或圆形,有的为平顶,略呈穹起,四周多为凸形坡,坡长较短,坡度变化比较明显,主要分布在高原沟壑区;黄土梁为呈长条状的黄土丘陵;黄土塬是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


(1)图中黄土峁的序号为____
(2)归纳该同学描述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特点的角度。

同学们调查发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地人民摸索出林下牧草种植模式,即在果园林下种植牧草,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效显著。下表为林下种植牧草与未种植牧草的对照样点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比表。

地表状况土层深度/cm有机质/(g·kg-1)
种植牧草0-2021.1
20-4010.8
40-6013.4
平均15.1
未种植牧草0-2012.4
20-407.3
40-608.5
平均9.4
(3)与未种植牧草的对照样点相比,说出林下种植牧草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4)有同学认为,黄土高原地貌有利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举例说明理由。

4 .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土质疏松
②轮荒制度   
③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频繁
④过度樵采,破坏植被     
⑤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
A.①④⑤B.①②③C.①③⑤D.③④⑤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②破坏植被
③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黄土土质疏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