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甘肃省Z县地处黄土高原西部,境内山地和丘陵沟壑面积广阔,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县。区域内年均降水量达550mm,其中7~9月降水量占到全年的60%。世代耕作导致区域内自然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产量低而且不稳定。自1999年起,Z县全面实施生态退耕,大力推广“林草间作”生产模式。目前Z县已成为国家级的“生态建设示范县”和“经济林建设示范县”。



苜蓿根茎粗壮,生长迅速,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喜光照,耐贫瘠,能改良土壤。其茎叶柔嫩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广泛种植的优质牧草。


(1)据上两图,概括“林草间作”生产模式中,种植苜蓿所得收益的总体变化趋势,并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

退耕还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与纯林种植相比,“林草间作”的生产模式在取得良好生态效益的同时,又实现了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出与纯林种植相比“林草间作”生产模式的优势。
2022-08-01更新 | 29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太行山为什么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
(2)简述甲河段主要的河流特征。
(3)说明乙地生态脆弱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大、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东营市每年都向保护区进行生态补水,以遏制湿地萎缩、水质恶化的趋势。


(4)说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效益。
2022-06-12更新 | 25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纵比降是河段两端的高程差与流程之比,其变化主要取决于河床高程、河流水量等因素。黄河龙门一潼关河段(以下简称“龙潼段”)冲淤变化剧烈。三门峡水库(左图)建成后,该河段的水沙运移深受影响。1973年以来,三门峡水库调整运行方式,实现库区净排沙。右图示意1960~2000年龙潼段流量1000m3/s时的纵比降和龙门站年均流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60~1970年纵比降的变化趋势,反映出龙潼段(     
A.河道弯曲程度降低B.潼关附近河床抬升
C.雨水补给明显增多D.龙门附近侵蚀加剧
2.与1968年相比,1976年(     
A.潼关、龙门水位均较低B.潼关、龙门水位均较高
C.潼关水位较低,龙门水位较高D.潼关水位较高,龙门水位较低
3.与1976年相比,1998年龙潼段(     
A.流速较快,年输沙量较少B.流速较快,年输沙量较多
C.流速较慢,年输沙量较少D.流速较慢,年输沙量较多
2022-04-02更新 | 1818次组卷 | 16卷引用:地理(北京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4 . 阅读图中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植被指数是反映地表天然植被或农作物生长态势和变化的重要参数,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大而增大。下图左为河南省2000~2015年植被指数空间分布图,下图右为河南省2000~2015年植被指数年内变化曲线图。



(1)说出豫西黄土丘陵区植被指数特征,并从地形角度分析成因。
(2)说明图14中①、②两时段植被指数较低的原因。

下表河南省2000~2015年植被指数变化趋势及所占面积比例统计

植被指数变化趋势明显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基本不变轻度改善中度改善明显改善
面积比例0.20%1.27%0.58%1.26%7.26%33.94%55.49%

(3)据图表推测植被指数变化趋势及其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
2021-05-13更新 | 501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贵州省石漠化严重制约着贵州的社会经济发展。下图为贵州石漠化区域“坡度与土壤厚度关系”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石漠化发生区域(     
A.随坡度变大,土壤厚度变薄B.随坡度变大,有机质厚度变厚
C.随坡度变大,土壤厚度变厚D.随坡度变小,有机质厚度变薄
2.关于贵州石漠化产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形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②全年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多
③喀斯特地貌区,土壤发育差④过度抽取地下水,水量减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24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普高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6 . 黄土沟壑区由塬面、塬坡和沟谷组合而成。塬坡是位于沟沿线以上、塬边线以下的部分。如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塬坡形成与发育过程及沿A-D连线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塬坡、沟谷发育,主要是由于(     
A.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
C.流水沉积和重力崩塌D.冰川侵蚀和重力崩塌
2.相比沟谷,塬坡(     
A.侵蚀强度更大B.土壤肥力较高
C.地势起伏更大D.搬运能力更强
3.随着塬坡、沟谷发育,该地(     
A.沟间地扩大B.塬面扩大C.沟谷线延长D.流域扩大
2024-02-29更新 | 623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2 选择题重难提升专练(30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施生态建设,植被覆盖度由1999年的31.6%提高到2017年的65%,发挥了消洪抗旱减灾的作用。在气候变化和生态建设共同影响下,黄河中游水循环和水文—泥沙一植被演变过程,呈现显著的时空变化。

(1)据图a和图b,说出区域生态建设主要采取的措施。
(2)数据显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后其土壤含水量减少,从水循环角度分析。
(3)结合图b,分析生态建设对消洪抗旱减灾的作用。
(4)若生态建设长期疏于维护,将出现图c所示现状。利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探讨该状态下区域各自然要素的演变。
2023-11-01更新 | 28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3 综合题重难提升专练(30题)
8 . 贵州省普定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图12),水土流失严重,进行植被修复非常迫切。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普定县坪上镇农民由原来种植价格低廉的玉米和土豆,改种当地特色水果冰脆李,受到国内市场欢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普定县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据研究,当地不同岩性对地表植被的组成有较大影响,白云岩岩性较致密,石灰岩岩性较疏松(下图)。



(2)阐释白云岩和石灰岩不同岩性对地表植被组成的影响过程。
(3)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说出坪上镇农民种植冰脆李的效益。
2024-01-19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9 . 图为我国的伊犁河谷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河谷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伊犁河伊宁以上河段径流较丰富的原因。

昭苏县平均海拔1700-1800米,年平均气温2.9℃,最高气温33.5℃,年平均日照总数为2699小时,年均降水量512mm。该县黑土广布,工业基础薄弱,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种植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

(2)简析当地生产高品质马铃薯的有利条件。

有研究者采用野外径流小区实地放水试验模拟人工灌溉冲刷过程。径流小区布设的坡向、坡度与当地耕地一致,其中4个小区种植大豆,4个小区为裸地。表2为不同放水流量下坡面减水减少数据。

小区放水流量(升/秒)平均流速(米/秒)入渗率(mm/分)输沙率(克/平方米·分)
裸地
坡面
0.450.2020.83410.411
0.800.2171.14819.464
1.260.2591.48361.293
1.800.2751.00161.875
大豆
坡面
0.450.1340.5850.163
0.800.1460.9332.220
1.260.1521.4172.925
1.800.1671.8844.795
(3)绘制示意两类坡面平均流速与放水流量关系的统计图,比较大豆坡面与裸地坡面的减少能力并说出理由。
2023-07-09更新 | 17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研究发现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植被格局及其结构(冠层和根系)对坡面流阻力的影响不同。图10为裸地(CK)和4种植被格局形式:棋盘状格局(CP)、带状格局(BP)、长条状格局(LP)和小斑块格局(XP)。


材料二阻力系数反映水流在坡面上流动时受阻程度的大小,系数越大,坡面水流受阻越明显。下图为不同植被格局坡面与裸坡阻力系数比值(根系植被坡面为剪去了植被冠层的坡面)


不同植被格局坡面与裸坡阻力系数比值

材料三下图为90mm/h雨强下不同格局坡面流阻力系数随时间变化图。


不同格局坡面流阻力系数时间变化过程(90mm/h雨强)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坡面植被格局阻力系数的总体规律,说出依据并分析原因。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植被在不同降水强度下水土保持意义的大小,指出依据。
(3)根据材料可知,应该选择哪几种坡面植被格局来进行水土保持?
2021-05-25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高考地理试题(非选择部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