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1 .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回答小题。

1.按图中字母顺序将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水土流失、④植被条件差填入,其顺序正确的是                                                                      (  )。
A.③④②①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D.②④①③
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严重
B.河流汇水速度快,水位升高
C.河流落差减小,水流速度减慢
D.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下降
2016-12-12更新 | 1347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云南省元谋地区位于干热河谷地带,经济落后,为了脱贫致富,2015年该地在河谷的北部荒坡地引种台湾青枣(属常绿小乔木,植株生长极为旺盛),三年后发现土壤失水严重。2019年当地采用台湾青枣—芝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近4个月)间作栽培新模式,缓解了出现的土地问题。4月份对青枣主枝进行回缩修剪和芝麻播种,这是台湾青枣—芝麻间作栽培技术的关键。下表为当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均降水量降雨集中月份年蒸发量年平均温
613mm5~8月3911mm21.9℃

1.关于该地土壤失水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严重B.植被蒸腾量大C.气温高蒸发旺盛D.风力强劲
2.推测只栽种台湾青枣时当地土壤失水严重的月份是(     
A.2~4月B.5~8月C.9~11月D.12月至次年2月
3.采用青枣—芝麻间作后,土地失水严重问题得到缓解的原因是芝麻(     
A.固土固水的作用强B.可在雨季增加地表覆盖
C.生长期吸收水分少D.收割后的茎秆可以还田
4.4月份对青枣主枝进行回缩修剪可以(     
A.提高光热资源的立体利用B.减少热量消耗
C.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D.增加区域降水量
2023-03-1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元阳县地处云南省南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脉南段,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光、热、水、矿产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下表为1999〜2010年元阳县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情况统计。

侵蚀强度等级1999年2005年2010年
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
低度侵蚀187.818.58153.707.0295.824.38
轻度侵蚀1202.0954.89793.7036.24723.7533.05
中度侵蚀601.1127.45621.6228.39685.9031.31
强度侵蚀169.777.75348.8915.93377.3317.23
极强度侵蚀27.981.28230.7310.54264.0112.06
剧烈侵蚀1.120.0541.251.8843.071.97

(1)据表描述1999〜2010年元阳县不同强度水土流失面积的变化情况。
(2)推测1999〜2005年元阳县水土流失强度变化产生的人为原因。
(3)说明2005〜2010年元阳县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下降减缓的原因。
2021-07-0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以基本农田结构优化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流域综合治理前后的土地利用类型。



(1)说明该流域治理前川地、坡地、塬面种植业发展的不同条件及作物类型。
(2)分析图示小流域居住用地集中安置的优点。
(3)推测小流域治理后蚂蚁沟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
(4)有人建议把这些治理后的土地进行流转,以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请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这种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作用。
方面①:全面防治流域内水土流失。
方面②:缓解流域内人地矛盾。
2022-05-2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5月考前适应性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孤东位于黄河入海口北侧。1976-2014年,在海岸线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孤东近岸海域5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变化明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76-2002年,孤东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以淤积为主B.先淤积,后侵蚀
C.一直以侵蚀为主D.先侵蚀,后淤积
2.推测2002-2014年期间,黄河中游地区
A.年降水量增加B.地表径流量增大
C.年蒸发量减少D.植被覆盖率提高
2020-04-24更新 | 991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康国际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地理试题

6 . 1978年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下表为1990-2010年中国不同雨量带的粮食产量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均降雨量
(mm)
不同年份粮食产量(104t)1990-2010
粮食增产率(%)
19901995200020052010
<200863.91044.91242.21284.31800.2108.4
200-400883.41195.21137.71496.91743.597.4
400-80016177.320192.319425.322011.128389.975.5
≥80025832.227663.727922.927851.729887.415.7

1.1990-2010年间,中国粮食生产重心区域的变化趋势是
A.由200mm以下雨量带向200-400mm雨量带偏移
B.由200-400mm雨量带向400-800mm雨量带偏移
C.由400-800mm雨量带向800mm以上雨量带偏移
D.由800mm以上雨量带向400-800mm雨量带偏移
2.年均降水量<200mm地区粮食增产率较高,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加剧B.土壤盐碱化加重
C.石漠化现象加剧D.生物多样化增多
2020-03-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黄河小北干流河道摆动频繁的直接原因是(       
A.流经山陕峡谷中,河床狭窄B.黄河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C.流经黄土高原,泥沙含量大D.此段黄河汇入河流多
2.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3.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可能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8 .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据说自其出现至今已有约四千年了。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 m,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其他孔洞作为房屋使用。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地坑院直接反映的当地环境特点是(  )
A.土层深厚B.冬暖夏凉
C.降水较少D.木材短缺
2.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
A.挡风B.防水
C.阻沙D.遮阳
3.图示地区可能位于(  )
A.陕西B.黑龙江
C.新疆D.福建
9 .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1)、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2)。

图1

图2
材料二: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3)和图3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

图3 黄土高原降水分布
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
类型
比重(%)
三次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7.6
46.1
26.3
农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其他
68.5
27.7
1.0
2.8
工业
重工业(包括采掘业)
轻工业
67.0
33.0


(1)结合图2,分析说明图1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2)结合材料二,指出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
(3)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Ⅰ: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坡。
方案Ⅱ:以植被措施为侵蚀治理的主要措施;但必须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请你在图3的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地,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阐明选择方案的理由。
2016-11-27更新 | 35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