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主要由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层土淤积而成。黄土高原地区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筑坝淤地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一条沟内修建多个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而独特的治沟工程体系。下左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某小流域的等高线分布。下右图示意淤地坝景观。

(1)在下图中用给出的图例,画出上左图中甲乙之间的剖面线和淤地坝。

(2)说明沟道中修建多条淤地坝所起的生态作用。
(3)据多年调查,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6-10倍,特别是在大旱的情况下,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30多倍,坝地已成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从土壤的角度,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水库消落带,是指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消落带是生物多样性较少的区域,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其治理属世界性难题。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长江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消落带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如下图)。消落带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成为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之一,治理好该问题是三峡水库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简述水库消落带的成因。
(2)推测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简析三峡水库消落带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4)恢复消落带植被是减少水土流失最理想的措施,但对植被特性的要求非常苛刻。请指出在消落带上种植的植被应当具备的特性。
2018-01-23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合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地处重庆三环,毗邻两江新区,是重庆六大卫星城市之一和重庆主城都市区的重要战略支点。合川区地貌分为乎行岭谷和平缓丘陵两大类型。合川区东南为华釜山区平行岭谷地形,西部为渝西丘陵盆地平缓丘陵地形,总体呈现“两屏相守,多陵多丘”的山地格局。合川区生态脆弱区面积较大,主要为出现石漠化、水土流失(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等现象的生态功能退化区域。下表示意合川区水土流失脆弱性调查结果。

等级面积/km²比例/%
一般脆弱2130.6090.9
脆弱202.768.6
极脆弱10.730.5
合计2344.09100.0
(1)简述合川区水土流失脆弱性等级分布情况。
(2)研究表明,合川区大部分剧烈侵蚀区域的土地类型主要为城乡建设用地,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为合川区乡村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提供合理性建议。
2024-05-23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卷押题10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辽宁卷)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恢复是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但在沟坡区,由于植被恢复改变了表层土壤的物理性质,在强降雨的条件下极易诱发浅层滑坡,进而对产流、产沙产生重要影响。为研究强降雨诱发的浅层滑坡对产流、产沙的影响。某研究团队在黄土高原王东沟小流域沟坡上建立了2.5m×20m的试验小区(平均坡度为40°。植被覆盖度为85%),利用专业设备模拟两场强降雨,单场降雨时长90分钟,降雨间隔12小时,在第1场降雨72分钟时发生浅层滑坡,下图示意该试验小区浅层滑坡发生前后径流和产沙随降雨时长的变化。



(1)植被恢复后,黄土高原沟坡区在强降雨的条件下极易诱发浅层滑坡。请用整体性原理给予解释。
(2)依据图文材料,论述植被恢复在防治黄土高原沟坡区水土流失中的作用。
2022-12-27更新 | 48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6 自然灾害专题-【大题精做】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大题突破+限时集训(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全球在气候、地形、土地使用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要结合各国各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实际确定荒漠的范畴。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各地经济活动复杂,流水、风力、化学和物理四种营力过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均属于荒漠化。如右下图(①物理及化学作用 , ②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如次生盐渍化),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B.黄土高原—盐渍化
C.云贵高原—沙漠化D.江南丘陵—红漠化
2.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有(  )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强度大,多暴雨 ③自然灾害频繁 ④地理位置的过渡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3.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 , 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
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物理及化学作用产生的
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相关
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

6 . 黄土沟谷特征点是对黄土沟谷的发育以及沟谷形态起重要控制作用的核心点位,黄土沟谷特征点的基本类型见下图。径流源点(也称沟谷源点)是产生径流过程的起点,即形态上沟谷的起始点;沟谷节点是在沟谷体系中,沟谷之间在空间上形成的交汇点;裂点是溯源侵蚀作用下沟道坡度突变的部位;沟谷中点是某个沟谷段的几何中点;局部侵蚀基准点(也称流域出口点)为流域的出水口,控制整个水系的发育。为了治理流域内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逐步推广建设淤地坝(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流下蚀作用最强的点是
A.径流源点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D.裂点
2.关于图示区域地貌特点及其成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山地众多一地壳隆起B.平原广布一流水沉积
C.沟壑纵横一流水侵蚀D.丘陵连绵一风力沉积
3.淤地坝最适宜建在
A.径流源点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D.裂点
2019-07-31更新 | 959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2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7 . 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全球在气候、地形、土地使用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要结合各国各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实际确定荒漠化的范畴。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各地经济活动复杂,流水、风力、化学和物理四种营力过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均属于荒漠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B.黄土高原——盐渍化
C.云贵高原——沙漠化D.江南丘陵——红漠化
2.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⑤地表水缺乏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
3.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
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作用产生的
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相关
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在河口镇(头道拐水文站下游约10千米处)至龙门区间(简称河龙区间)流经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来源区。河龙区间黄河干流长约725km,支流众多,流域面积约11万km2。地处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地居民运用“打坝淤地”的措施来治理生态环境,即在黄土高原的各级沟谷中,修筑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目的的坝堤,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截至2011年底共修建大型淤地坝3786座,从2000年开始植被覆盖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截至2017年河龙区间植被覆盖率达到68%,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图1为河龙区间范围及大型淤地坝分布图,图2为小流域坝地示意图。

(1)简述河龙区间成为黄河流域主要泥沙来源区的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打坝淤地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分析打坝淤地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021-12-29更新 | 63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新高考山东地理高考真题(非选择部分)

9 . 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关于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②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植被破坏严重④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⑤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风化作用显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
2.图中①②③④⑤五个生态安全战略工程中,规划目的以保护大河源头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A.①B.②C.④D.⑤
3.对图中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自然环境共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①——草原广布、千沟万壑B.②——日温差大、降水少
C.③——光照充足、地表平坦D.④——气候湿润、林地多
2021-01-13更新 | 55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消落带是指水库季节性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三峡水库以防洪为首要目的,有涨落幅度达30m的消落带。随着江水常年冲刷,消落带区域出现土地荒芜、水土流失等问题。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采取措施对三峡库区消落带进行全域复绿。图左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示意图,图右为出露的消落带景观图。

(1)指出三峡库区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时期并说明理由。
(2)分析三峡库区消落带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3)推测消落带复绿植被应具备的适应性特征。
(4)说明消落带复绿对三峡水库的生态作用。
2022-01-19更新 | 380次组卷 | 5卷引用:4.1 流域内协调发展-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10分钟课前预习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