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其有着巨大的影响。

北洛河发源于陕丙榆林市定边县白于山雨麓,自西北向东南斜穿黄土高原,在大茄县汇入渭河,是戍北高原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中游重要的多砂扭砂区和暴西洪水的主要源头。流域内地貌类型多样,南北纵向区域差异明显,大致可以将北洛河流暇自北向南划分为三个地貌区。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减少入黄泥沙,流域内采取了各种措施。藏止到2010年,建成中小型淤地坝1880座。



(1)比较北洛河流域上、中、下游流水作用的区域差异。
(2)北洛河流域黄土地貌南北纵向区域差异明显,任选一个黄土地貌的基本形态,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其形成过程。
(3)分析北洛河流域1980年-2019年上、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径流量、输沙量之间的关系,并解伴理由。
(4)“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打坝淤地是该流域上中游地貌区沟道内修建的以滞洪拦泥、逆地造田为目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分析这一措施带来的有利影响。
2022-04-19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长宁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2 . 鱼鳞坑是在较陡的墚峁坡面和支离破碎的沟坡上沿等高线挖半月型坑,形如鱼鳞。这种造林生态整地方式主要分布地的地貌类型区是(     
A.喀斯特地貌B.风成地貌C.流水地貌D.黄土地貌
2022-03-07更新 | 2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二地理教学质量检测(高考一模)地理试卷
3 .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易地搬迁、东西协作、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位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黄土丘陵广布,人口超载,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造成了植被的普遍退化,自然灾害频繁,大部分地方生存条件极差。1996年起,西海固地区人口大量外迁,部分迁至宁夏平原永宁县。

材料二:永宁县地处贺兰山东麓,东临黄河,位于引黄灌区的中部。该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优惠的引商政策,提高酿酒葡萄的种植技术,改进酿造工艺,提升葡萄酒品质,全力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集聚区,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脱贫致富。近年来拟在原有户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养殖场及大型沼气建设。

永宁县葡萄产业发展
酿酒葡萄面积(万亩)建成酒庄面积
20199.2614
2020-2025(规划)14.338

(1)西海固地区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从人口容量、生态环境的角度,说明部分农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
(3)分析永宁县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集聚区的有利条件。
(4)从区域开发原则的角度,评价永宁县开发葡萄种植产业链的合理性。
2020-12-26更新 | 6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长宁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4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将进一步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
A.人工挖沙量增加B.兴修水库拦截泥沙
C.流域内暴雨次数减少D.流域面积减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荒漠化包括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段时间以来,黄土高原荒漠化趋势明显。下图为黄土高原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图,读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分析不同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点。并推测秦汉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理环境有哪些变化?
(2)试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与植被等方面阐述黄土高原荒漠化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
2016-11-26更新 | 3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长宁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