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及五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写出图中山脉名称:①____山脉,②____山脉。
(2)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东临____海;烟台东方航天港所在省的简称是____;酒泉所在省的省会城市是____
(3)太原与西昌中,1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是____。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处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
(4)酒泉所处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造成酒泉与烟台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5)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____(地形区),该地形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
2023-09-16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地理试题

2 . 陇东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是陕甘宁三省交汇处。该地区中部的董志塬塬面上是主要的农田分布区,但是逐渐被蚕食。以董志塬为代表的黄土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沟道侵蚀剧烈导致塬面破碎化。黄土塬的问题已不是传统的水土保持问题,而是维系到黄土高原国土安全、人民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大社会发展问题,必须及时合理整治。下图为董志塬沟谷侵入坂边演化进程示意图,其中犬爪型、人手型和鸭璞型是对其不同时期形象的比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董志塬的塬面破碎化演化过程为(     
A.犬爪型→鸭蹀型→人手型B.犬爪型→人手型→鸭蹀型
C.鸭蹀型→人手型→犬爪型D.人手型→犬爪型→鸭蹀型
2.董志塬塬面破碎化的主要原因是沟谷侵入塬边,其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溯源侵蚀B.挤压褶皱C.风力侵蚀D.地壳沉降
3.沟谷侵入塬边的有效治理措施是(     
A.打坝淤地B.植树种草C.开发梯田D.修建农田

3 . 通过人工削坡填沟发展现代沟道农业是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地协调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兴农业地域类型,其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下图示意某黄土丘陵沟壑区基于油菜的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以后,黄土高原传统的打坝淤地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不足B.粮食需求量减少C.水资源短缺D.泥沙流失量减少
2.与粮食种植相比,基于油菜的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更有利于(     
A.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B.拓展旅游、康养功能
C.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D.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023-04-21更新 | 1898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202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限时训练4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萨赫勒地区在自然地理环境上具有过渡性,该地植被种类较少,多为灌木和稀疏草丛,根系发达,灌木具有低矮、叶小、叶硬、多刺等特征。

材料二:埃塞俄比亚山地面积占比超过国土面积的一半,水土流失问题严重。近年来中国指导该国治理水土流失,通过在坡面上开挖鱼鳞坑(因坑穴排列形似鱼鳞状得名)、平整土地、植树造林等方式,使环境得到改善。

材料三:下左图为津德尔气候资料统计图,下右图为萨赫勒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及鱼鳞坑景观图。



(1)列举萨赫勒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过渡性特征的具体表现。
(2)针对萨赫勒地区的植物特征,分析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3)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鱼鳞坑在保持水土中所起的作用。
2023-02-12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地区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丁四地中,土壤含水量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影响甲~丁四地土壤含水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子是(     
A.土层厚度与热量B.降水强度与植被
C.地势高低与坡度D.土壤质地与风力
3.对改善该地区各类地貌的土壤水分条件,均适用的措施是(     
A.平整土地B.打坝淤地C.修鱼鳞坑D.植树种草
2022-05-31更新 | 35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常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月份学业质量校内调研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上退耕还林,山下治沟造地”,生物治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协同发展是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大方向,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修复、治沟造地、建淤地坝等措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12万km2,新增和恢复了大量的耕地,缓解了人地矛盾。

材料二延安市针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通过削峁建塬进行治沟造地,山下平整的土地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山腰构建草灌复合生态系统,山上发展林果业和药材生态园。小流域源头科学建设水库,为山上药材、水果复合生态园区和现代农业提供滴灌水源,在解决耕地不足的同时又统筹生态修复难题。图左为治理模式示意图,图右为“延河流域简图”。



(1)结合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采用滴灌技术的原因。
(2)说明治沟造地对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3)请你为药果复合生态园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2-02-08更新 | 54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黄河流域自然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土地能源、生物等资源禀赋区域差异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滞后,是我国生态安全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地区。下图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框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是我国生态安全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地区,体现在(     
A.高寒气候为主,环境承载力大B.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流域内降水量丰富,水运发达D.流域自然资源贫乏,多贫困区
2.黄河流域(     
①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区域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环境条件
②城镇区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③农业区加强农田整治,修建陡坡梯田,提高粮食总产量
④加强生态区及深度贫困区生态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7-06更新 | 1004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四)地理试题

8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面整治经历了三个阶段(下图):第一阶段为缓坡开挖梯田,旨在增加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减少土壤侵蚀,但是水土流失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第二阶段以生态治理为核心,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但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效果并不显著。第三阶段,十九大报告和中央1号文件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可持续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削峁建塬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涵养水源能力B.方便耕作劳作C.增加耕地面积D.减少土壤侵蚀
2.在边坡地带选择种草本灌木,不选择种植果树的主要原因是(     
①草本灌木需水较少,存活率较高②草灌相结合,更有利于保持水土
③果树遮蔽阳光,阻碍农作物生长④草本作为饲料,经济效益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与传统的治理模式相比,第三阶段可持续景观模式更加注重(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完善水利设施D.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2021-05-28更新 | 604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主要由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层土淤积而成。一条沟内修建多个淤地坝,是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而独特的治沟工程体系。淤地坝在淤积过程中,通过抬高沟底侵蚀基准面,提高了流域斜坡稳定性,减少了沟坡重力侵蚀发生的可能性。陕西省绥德县王茂沟小流域的23个淤地坝,淤积不同高度后,流域坡度组成发生了变化。下图为王茂沟小流域的部分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1)在下图中,用给出的图例画出上图中甲、乙两点之间的剖面图。

(2)根据下表和材料,概括不同淤积高度与斜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坡度(°)面积百分比(%)
淤高0m淤高5m淤高10m淤高15m淤高20m淤高25m淤高30m
<52.803.514.675.817.679.6011.53
[5-15)10.3211.1311.9713.1513.9214.9416.22
[15-25)21.0621.0121.0821.1521.2121.1421.10
[25-35)26.9726.6626.3425.9925.5825.1424.48
[35-45)24.4423.8522.9922.0420.9519.7218.37
≥4514.4113.8412.9511.8610.679.468.30

(3)简述淤地坝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作用。
2021-04-24更新 | 615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教学反馈训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