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名校

1 .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甲地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如果不施加入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
A.aB.bC.1020米等高线D.1010米等高线

2 . 下图示意中国某地小流域土地利用。该地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地形为丘陵,河谷两侧为坡地,坡度多在15°~20°,海拔高度50~2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四种不同土地利用状况,发生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的顺序可能是(     
①顺坡胡柚地②梯田胡柚地③草灌地④裸露土壤
A.②①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②①④D.③④②①
2.考虑植被及其它自然因素,下列土壤肥力最高的一组土地可能是(     
A.梯田橘子地、农林混作地B.草灌地、顺坡板栗地
C.梯田橘子地、顺坡板栗地D.草灌地、农林混作地
2023-03-20更新 | 267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3 . 黄土塬是指黄土高原面上表面相对平坦的地形,是几千年来黄土高原上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黄土塬受侵蚀后会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下图中甲、乙、丙、丁示意某黄土塬从大塬到残塬的演变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符合黄土塬演变顺序的是(     
A.甲→丁→丙→乙B.甲→乙→丁→丙
C.乙→甲→丁→丙D.乙→丁→丙→甲
2.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看,黄土塬面上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A.基塘农业B.立体农业C.种植业D.林牧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黄土塬是指黄土高原面上表面相对平坦的地形,是几千年来黄土高原上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黄土塬受侵蚀后会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下图中甲、乙、丙、丁示意某黄土塬从大塬到残塬的演变过程。符合黄土塬演变顺序的是(     
A.甲→丁→丙→乙B.甲→乙→丁→丙
C.乙→甲→丁→丙D.乙→丁→丙→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黑土流失的主要方式,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东北融雪期一般在3~4月,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冻融如果反复出现,融雪侵蚀会增强,有机质明显下降。专家指出,采取留茬(收获农作物时秸秆留在原地)耕作方式,可有效减轻黑土流失和有机质下降,减轻耕地退化。下图为留茬耕作方式图。

材料二土地流转是农户将闲置或分散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的土地资源配置新模式。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流出数量较大,为此,该地积极推进乡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发展。

(1)从气温角度分析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2)简述东北黑土区留茬耕作方式对减轻耕地退化的主要作用。
(3)从人口角度说明东北地区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10-11高二下·河北邢台·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6 . 读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层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如果水分条件相同,下列植被分布区中土层最容易被溶蚀的是( )
A.无植被耕地B.人工草坡
C.柏树林D.天然草坡
2.如果当地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但不会引起 ( )
A.水土流失B.荒漠化
C.滑坡、泥石流D.土壤盐碱化
7 . 下图示意我国地理位置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B.乙
C.丙D.丁
2.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2016-11-26更新 | 44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届浙江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距今1万年前,中华先民就在黄土高原上耕耘,种植粟黍,发展农业,历经万年而不绝。图1为“黄土高原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图2左图示意黄土高原范围,虚线为年降水量线,右图为黄土沉积特征与厚度分布图。



(1)根据图1把下列序号填入图中A、B、C、D的空格中,每个序号限填一次。
①破坏植被 ②人均耕地和燃料减少 ③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④土地退化
A____;B____;C____;D____
(2)根据图示地形推测兰州东侧黄土层较厚的原因。
(3)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4-01-1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金华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黄土高原上流水沿着黄土中的裂隙和孔隙下渗,进行潜蚀,使土粒流失,产生洞穴,最后引起地面崩塌,可形成黄土特有的潜蚀地貌。常见地貌类型有黄土桥、黄土柱、黄土碟、黄土墙、黄土洞、黄土陷穴等。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地黄土洞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黄土洞景观早期的潜蚀地貌类型是(     
A.B.
C.D.
2.该地区黄土洞景观发育的季节多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3-11-2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黄土高原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具有一定蓄水能力,在坑内栽树,可保土保水保肥,但修建鱼鳞坑需避开7—9月,否则会加剧水土流失。图2为鱼鳞坑示意图,图3为黄土高原气温和降水资料图。



(1)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第四纪的风尘堆积物,推测该时期的气温特点____(填“温暖”或“寒冷”);据图1推测当时该地区的主导风向____,并说明理由____
(2)黄土高原地表由于____作用,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特点,这种地貌特点易造成____、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该地区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影响该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____
(4)鱼鳞坑能够拦截____,增加____(填水循环的环节),从而起到保水作用。
(5)据材料二说明修建鱼鳞坑需避开7—9月的原因。
2022-12-2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缙云中学等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