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起伏B.流域面积C.兴修水库D.海水倒灌
2024-05-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蓝天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鱼鳞坑是我国黄土高原一带治理水土流失的传统做法。下图为鱼鳞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水循环角度考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A.降水量大,蒸发量小B.降水强度大,冲刷作用强
C.降水量小,下渗量小D.植被稀少,地表径流少
2.下列对鱼鳞坑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流域降水增加B.地形更加破碎C.流域下渗减弱D.保土保水保肥
2023-03-17更新 | 23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大联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区以及北方土石山区。下图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图和延安、重庆气候资料图。

(1)分别指出重庆和延安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特点。
(2)延安和重庆两地气候差异巨大,试从重庆的角度,简述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
(3)说出延安所在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023-03-14更新 | 286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上饶艺术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教育教学活动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我国生态脆弱区类型多,分布广。为治理生态脆弱区,人们在坡地上大量修筑鱼鳞坑(如下图),在坑内栽种植被,生态环境问题明显改善。鱼鳞坑是山坡上挖掘的有一定蓄水容量的土坑,多呈半月形沿等高线排列,且上下鱼鳞坑呈“品”字形交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鱼鳞坑呈“品”字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分散地表径流B.减少径流下渗C.增加地表粗糙度D.利于植被生长
2.鱼鳞坑的主要功能是(     
A.美化环境B.防风固土C.调节气候D.储水护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中游在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简称河龙区间)流经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来源区。20世纪60年代,国家在河龙区间开始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下图示意河龙区间范围及其大型淤地坝分布。



(1)描述河龙区间大型淤地坝的分布特点。
(2)简述河龙区间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列举河龙区间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6 . 某课题组为研究福建南部地区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选取当地某径流小区开展实验研究,根据当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设置3个实验组:

实验组Ⅰ:顺坡种植百喜草(多深长根系),植被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约95%;

实验组Ⅱ:顺坡种植大叶相思,植被盖度约75%;

对照组:顺坡裸地,每年适时除草。该实验以每次降雨过程为单位,监测某年5月和8月多场降雨过程的相关数据。

下表为该径流小区5月和8月降雨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雨月份(月)降雨场次降雨量
(mm)
降雨强度
(mm/h)
土壤流失量(g)
5126.701.467.8180.16825.217
232.002.2022.9289.750324.042
324.323.0532.23311.2375386.549
8411.752.665.9752.451221.785
514.403.2419.1353.170226.180
653.333.88222.121130.335486.960

1.表中的甲、乙、丙依次代表(     
A.实验组Ⅰ、对照组、实验组ⅡB.实验组Ⅱ、实验组Ⅰ、对照组
C.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对照组D.实验组Ⅱ、对照组、实验组Ⅰ
2.据实验数据推断,下列水循环环节中,对土壤流失量影响较显著的是(     
①降雨②蒸发③地表径流④地下径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022-02-2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德兴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生态修复工程试点区域的局部地形图。该区域处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


(1)分析当地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有人建议在当地河流上修建多座小水也站,你是否赞成?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8 . 下图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加剧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旱与异常B.地表崎岖不平
C.经济活动过度D.城市化进程加快
2.②地区森林所起的主要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B.防风固沙C.净化空气D.美化环境
3.形成③④两个地区共同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多石质山,土层浅薄B.海拔较高,热量不足
C.红壤分布,土质疏松D.地形崎岖,降水量大
2021-12-28更新 | 257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私立新知学校高中部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在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2.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3.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上面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B.②C.③D.④
11-12高一上·浙江杭州·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地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11-28更新 | 391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统招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