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中国是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平衡。下面为我国南方丘陵地区某小流域不同海拔下土壤侵蚀类型的面积(单位:hm2)变化表和不同海拔下轻度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占流域轻度及以上土壤侵蚀总面积百分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侵蚀类型海拔/m
300300—350350—400400—450450—500500
微度1118.451060.87612.66378.83220.55210.44
轻度52.35109.6419.187.152.772.11
中度46.67156.5846.2224.5011.058.75
强烈12.1493.5046.9826.9413.328.07
极强烈1.2027.7347.0242.7723.4613.65
剧烈0.042.6311.7717.1910.338.15

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海拔的升高,微度侵蚀面积不断减小
B.海拔小于300m的区域土壤侵蚀面积最大,450—500m的区域侵蚀面积最小
C.轻度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
D.海拔300—400m的区域应作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
2.相对于高海拔地区,海拔400m以下地区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季风气候,降水丰富B.海拔低,坡角大
C.耕地面积大,人类活动影响大D.土质疏松
2024-05-1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段考地理试题
2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自古以“易淤、易决、易徙”而闻名,为了防治水害,两岸不断加高大堤,使得黄河下游高出两岸地面数米,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而黄河沙患的解决,需要流域内综合协调:侵蚀区需要减少入河泥沙量,堆积区需要减少河道泥沙淤积量。

(1)在黄河流域侵蚀区,为减少入河泥沙量,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每种措施各举一例)
(2)减少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最有效的工程措施是什么?简述该工程的实施过程。
2024-05-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
2.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多种土壤侵蚀类型并存。表为三江源国家公园不同坡度等级区域土壤侵蚀情况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坡度范围

土壤侵蚀

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面积/104km2

比例/%

面积/104km2

比例/%

面积/104km2

比例/%

≤5°

1.45

54.92

0.00

0.00

1.45

60.41

5°~8°

0.34

12.88

0.01

4.17

0.33

13.75

8°~15°

0.50

18.94

0.07

29.17

0.43

17.92

15°~25°

0.26

9.85

0.11

45.82

0.15

6.25

25°~35°

0.07

2.65

0.04

16.67

0.03

1.25

>35°

0.02

0.76

0.01

4.17

0.01

0.42

1.三江源国家公园坡度大于35°的区域土壤侵蚀面积小主要是由于(     
A.植树造林面积广B.绝对面积较小C.植被覆盖率低D.降水量较少
2.根据三江源国家公园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的情况可知(     
A.地形坡度对流水侵蚀影响大B.植被类型对流水侵蚀影响大
C.风力侵蚀对土层厚度影响小D.人类活动对风力侵蚀影响小
3.为了减轻三江源地区的土壤侵蚀,需要(     
A.减小三江源地区的坡度B.控制畜牧业的规模
C.削减三江源地区的风力D.实施全面植树造林
2024-03-12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三月学业水平诊断(三)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水土漏失是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过程。下图为“我国某地水土漏失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一般水土流失相比,对水土漏失形成影响较大的因子是(     
A.坡度B.岩性C.降水D.土质
2.与该过程伴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洼地内涝B.次生盐渍化
C.地下水污染D.石质荒漠化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定河位于陕西北部,是黄河的一级支流(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黄河)、陕西榆林地区最大的河流,也是陕西输出粗沙最多的河流,对陕北地区的水土流失及黄河挟带泥沙的现象有重要影响。无定河流域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带,流域内淤地坝数量众多,其对当地的地质灾害防护和第一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图示意榆林地区无定河流域地理概况。


   
(1)简述淤地坝在保护当地第一产业中所起的作用。
(2)比较无定河上游和下游淤地坝数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023-07-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二)地理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红芋(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食)为大别山区主要经济、农业植被,均采用坡耕地种植。某科研小组收集实验数据定量分析,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在不同降雨特征下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推测茶树种植地和红芋种植地水土流失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8 . 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为土壤侵蚀。下图示意南亚某国家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拔、降水量B.土质、地形C.降水量、地形D.风力、海拔
2023-05-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祁连山地植被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带谱结构复杂。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土壤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厚度和肥力变化明显。祁连山地山麓地带和河西走廊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图为东祁连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东祁连山地北侧海拔1000~2300米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土壤D.水分
2.东祁连山地不同区域土壤厚度差异明显,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光照条件B.面积大小C.坡度大小D.成土母质
3.导致祁连山山麓地带和河西走廊水土流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重力崩塌
2023-01-13更新 | 654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峡库区是集农村、山区、移民区为一体的典型生态脆弱区,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最集中的分布区域之一。草堂溪流域主体位于三峡库区,在社会、经济、生态等因素影响下,农业生态系统发生了转型,区域农业景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该区域农业景观变化,取得一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专家的担忧。下图为2000—2018年草堂溪农业景观转型结果示意图与草堂溪流域地形示意图。



(1)据图描述该区域农业景观转型的时空分布特征。
(2)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景观转型的原因。
(3)从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角度说明专家对区域景观变化产生担忧的理由。
2023-01-12更新 | 38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海南省昌江县部分学校高考二模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