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土地资源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少;类型丰富,但空间差异显著;后备土地资源数量有限,且开发难度大。目前,我国面临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均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有关。土地资源生态敏感性是指土地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响应程度。下图示意中国土地资源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土地资源存在的生态敏感性问题可能是(     
A.石漠化B.生物入侵C.土地沙化D.土地盐碱化
2.图示土地资源生态极度敏感地区的主要特征是(     
A.地表径流丰富,土壤含水量高B.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
C.基岩裸露,植被覆盖度低D.风力吹蚀严重,活化沙丘发育

2 . 近几十年来,我国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表示意黄土高原某区域在不同阶段的治理模式和主要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段治理模式主要措施
I(1950年20世纪260年代中期)坡面治理修建梯田、植树造林
II(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沟坡联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
III(20世纪70年代末期90年代末期)小流域综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自然修复
IV(000-2010年)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修复、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和骨干坝
V(2010年至今)退耕还林还草和治沟造地取土填沟、植树种草和自然修复相结合,修建骨干坝
1.与前两时期相比,阶段Ⅲ治理模式的突出特点是(     
A.减少人为干预B.强化工程措施C.更多植树造林D.重点治理沟坡
2.从阶段Ⅲ到阶段Ⅴ,该区域(     
A.生产条件没变B.坡耕地比例下降C.地表径流增加D.淤地坝快速增加
2023-03-24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下图示意淤地坝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淤地坝的作用是(     
A.沿等高线修筑,可以截流蓄水B.在沟道中修建,用于淤泥造地
C.成品字形排列,利于树木成活D.在沟道中修建,用于稳定沟坡
2.治黄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说明(     
A.要对全流域进行统筹调度B.放水冲沙是解决黄河水害的根本措施
C.水土保持利于调沙减淤D.黄河含沙量大是水量不足的主要原因
3.淤地坝造成的影响是(     
A.蓄水使水库发电能力增强B.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速变快
C.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D.减少下游的洪涝灾害

4 . 融雪侵蚀是东北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方式,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下图为2019年3月16日~21日东北地区某小流域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含量的变化过程。该地区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一6~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161718192021
径流量(103立方米/秒)0.62.00.70.60.30.1
含沙量(千克/立方米)0.210.43.68.52.5
1.从气温角度,有关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融雪量大,径流量大,侵蚀力强
B.春季气温回升快,融雪速度快,侵蚀力强
C.地表裸露,缺少植被(或农作物)保护
D.昼夜温差大,冻融交替出现,使表层土壤可蚀性增强
2.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有利于减轻坡耕地退化是因为(     
①增加下渗量,减小坡面径流,减少土壤冲刷
②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
③防止土壤升温过快引起积雪短时间融化
④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减轻对黑土的冲刷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11-13更新 | 549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泥沙输移比为河流断面的输沙量与该断面以上流域土壤流失总量的比值。东北黑土分布区坡面侵蚀量大,春、夏季水蚀较强,但河流输沙量小。下图为“松花江流域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④四个河流断面中,泥沙输移比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与夏季比,该流域春季水蚀的特点是(     
A.侵蚀量大,坡面侵蚀强烈B.侵蚀量大,侵蚀速度较快
C.侵蚀量小,沟谷侵蚀为主D.侵蚀量小,侵蚀范围较广
3.为减少土壤水蚀,当地农业生产应(     
A.沿等高线耕作B.增施有机肥料C.退耕还草还牧D.实行作物轮作

6 . 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径流带降水量(mm)蒸发量(mm)冬季气温(℃)
400~800
-
<200<-15
<200200~400<0
过渡带400~800300~4000
800~1600400~700>0
>1600>700>15

1.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所对应的径流带及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甲:水土流失B.乙:荒漠化
C.丙:水土流失D.丁:盐碱化
2.表中乙所在地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河流的综合治理B.水土流失的防治
C.防治土地荒漠化D.中低产田的治理
3.对乙、丙所对应的径流带内生态问题的共同治理措施是(     
A.防止植被破坏,提高植被覆盖率
B.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
C.建立农田防护林网,恢复生态
D.改造地表形态,修建缓坡梯田
2021·福建·高考真题

7 .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地区考古挖掘出的古聚落遗址,遗址中有许多黄土烧制的陶器。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为避免坍塌,窑洞宽度须小于窑顶黄土厚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候趋向(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2.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是由于(     
A.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B.人口增长迅速,耕地不足
C.蓄水技术提高,供水充足D.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
3.龙山文化时期,该地区坡地的窑洞平面形态最可能是上图中的(     
A.B.C.D.
2021-11-11更新 | 4353次组卷 | 35卷引用:重庆市合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考试地理试题

8 . 如图示意某地理观察小组获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在相同降水强度、相同面积、不同植被覆盖情况下,径流量和泥沙量的观测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植被具有的生态功能有(     
①涵养水源②净化水体③保持水土④调节气候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2.为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下列采取的措施中,其生态效益最优的是(     
A.退耕还草B.退耕还林
C.种植油松D.开辟梯田
2021-10-11更新 | 474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摸底考试(清北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流域“十大孔兑”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十大孔兑主要是指黄河内蒙古段由南向北并列流入黄河的十条支流,其来沙造成黄河干流强烈的泥沙淤积。该地区自东向西年降水量从350mm减少到250mm,库布齐沙漠也从半固定沙丘向流动沙丘过渡。近年来,十大孔兑地区正采取由西向东、从南到北区域逐步推进的策略,实施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下图分别表示十大孔兑流域及该地区多年平均风速和降水量图统计。

(1)说出十大孔兑地区风力和流水两种外力作用强度的时空分布特点。
(2)分析该地区采取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逐步推进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策略的原因。
(3)分析该地区不宜采用大规模植树造林的方法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因。
(4)从生态环境治理的角度,提出该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合理措施。
2021-10-10更新 | 920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

10 . 读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完成下面小题。



1.“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图中a、b、c、d四地适合建坝进行小流域治理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
2.近年来,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会引发图示地区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①处修建水平梯田发展粮食生产B.②处开垦草地发展种植业
C.③处开垦草地发展种植业D.④处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