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树种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降水量大B.高差大、纬度较低
C.光照强、热量充足D.水源足、土壤肥沃
2.图中①区域封山育林的主要目的是(     
A.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C.美化环境D.吸烟滞尘
3.图中②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地形B.热量C.水源D.光照

2 . 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河段相比,乙河段主要的水文特征是(     
①流量更大                    ②含沙量更大
③流速更快                    ④结冰期更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该地形区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应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
C.土壤次生盐碱化D.草场资源锐减
3.为了该地形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治理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大规模开采地下水B.扩大樵采面积
C.退耕还林还草D.增加牧草存储量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保护性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渍化D.生物多样性减少
2.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地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A.A地B.B地C.C地D.D地
2022-02-21更新 | 514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市渝东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题

4 . 下图鱼鳞坑工程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减少坡面侵蚀,因俯视形状看超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左图),右图是坡面径流侵蚀强度与坡度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①拦截坡面径流,沉淀泥沙②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弱风力
③增加水域面积,发展渔业④保证植物成活率,营造森林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①④
2.工程建成后对坡下河流的影响是(     
A.含沙量减小B.河床抬升加快
C.径流量增加D.径流季节变化变大
3.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坡面径流流速小B.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C.降水量减小,且强度小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5 . 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乙图中太行山脉的地理分界意义。
(2)指出黄土高原现代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并简述其对本区及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
(3)指出甲图和乙图中主要的气候类型,并写出气候类型的特点、主要成因。
2020-12-24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复旦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渭河流域1960-2010年河流多年平均月径流量和输沙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6月径流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回升,蒸发旺盛B.冻土融化,下渗严重
C.植被繁茂,涵养水源D.农忙时节,引水灌溉
2.该流域输沙量峰值早于径流量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开垦耕地,水土流失严重
B.气候异常,土壤侵蚀加剧
C.前期降水下渗,表层土壤疏松易被侵蚀
D.春季植被稀疏,土壤失去保护易被侵蚀

7 . 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某研究所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篱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左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右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含沙量的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农林复合系统在三峡库区能够(     
①降低径流速度②削减径流峰值
③减少泥沙含量④减少径流总量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若干年后,该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     
A.聚落分布B.地形类型C.土壤质量D.气候变化
2020-12-21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水土流失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紫色土分布区是水土流失严重程度仅次于黄土高原的区域。下表为某研究人员模拟的不同坡度、降雨强度下紫色土坡面裸地、秸秆覆盖产生径流时间统计表。该研究发现:秸秆覆盖相较于裸地,对地表径流的产生有一定的滞后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单位:分钟

降雨强度/(mm·h-1)15°15°25°25°
裸地覆盖裸地覆盖裸地覆盖
3347.00--31.33--30.0039.57
5438.00--6.0727.415.308.14
948.1934.203.7212.012.504.11
1259.1816.766.008.414.226.27

注:“--”表示该次试验中未发生产流

1.随坡度和降雨强度的增加,秸秆覆盖(       
A.滞后产生径流的效果逐渐稳定B.滞后产生径流的效果逐渐提高
C.开始产生径流时间随坡度增加而增加D.开始产生径流时间随降雨强度增加而减少
2.根据模拟实验,紫色土分布区恢复植被能够(       
A.增加降水量B.增加降水变率C.提高土壤含水量D.增加坡面径流量
2020-12-07更新 | 51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四)地理试题

9 . 吉林省长春市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4.8℃,最高温39.5℃,最低温-39.8℃,降雨集中在夏季。长春市东部丘陵是以针阔混交林为主的森林景观,景观区中存在少量砍伐和种植现象。据统计,该区域河流含沙量6月较小,7、8月达最大。下表为该市东部丘陵森林景观区中5-9月降水量、径流深度和侵蚀量的统计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降水量(毫米)径流深度(毫米)侵蚀量(吨/平方公里)
5月73.57.1136
6月125.2119.37321
7月156.424.61342
8月268.352.31564
9月162.916.71973

(注∶将计算时段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水文测站以上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称为径流深度)

1.长春市东部丘陵区6月侵蚀量最大,据材料推测其主要形成因素是(     
A.土层松软B.土地裸露C.坡度较大D.降水强度
2.流经长春市东部丘陵区的河流含沙量最大的季节是7、8月,与此现象关联最紧密的是(     
A.河道随降水量变化呈现季节变迁B.土壤侵蚀物质转移过程造成时滞
C.水利工程旱季拦截雨季释放过程D.植被对搬运物的阻滞与涵养过程
3.长春市东部丘陵区9月份侵蚀量比7、8月份都多,主要原因是(     
A.月降水量比较大B.雨季时间较长
C.植被叶片密度小D.径流深度较深
2020-12-06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重庆山区某地因农民开垦坡地种植农作物,出现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石漠化现象。下图为该地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及石漠化区域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水土流失最有可能导致该地区(     
A.气候干旱B.降水增加C.农作物产量下降D.地表趋于平缓
2.植被的破坏可能导致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协调性C.区域性D.整体性
3.该地区出现石漠化现象区域也是重庆喀斯特地貌分布区,据此分析该区域的岩石主要为(     
A.玄武岩B.石灰岩C.花岗岩D.砂岩
2020-11-11更新 | 721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