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8 道试题
1 . 下表是四川省某山区县1961年和2005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961年2005年
耕地面积(km2)400521
森林面积(%)36. 7920.46
气温年较差(℃)24.127.6
年降水量(mm)1 3691 087
雨季地表径流(亿m3)7.18.2
水土流失面积(km2)61108
粮食总产量(万吨)9.611.9
人口(万人)41.560.1

1.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A.人均耕地面积B.人均森林面积
C.人均粮食产量D.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2.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
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
C.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
D.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水土流失面积加大
3.与黄土高原相比,该县因水土流失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损失高的原因是
①降水变率大 ②土质疏松 ③土层较薄 ④人口密度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名校

2 .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甲地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如果不施加入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
A.aB.bC.1020米等高线D.1010米等高线
10-11高一下·四川成都·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名校

3 . 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该漫画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B.全球变暖
C.生物多样性减少D.沙尘暴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
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
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
2016-11-27更新 | 24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年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汾河流域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

材料二 杏花村(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A市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原因___________。
(2)汾河谷地的成因是先受内力作用使岩层断裂陷落形成________ (地质构造类型),而后受____________ (外力)作用形成的。
(3)分析杏花村发展酿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
(4)山西省所在地形区为____________,该地形区面临的最大生态环境问题为___________。
5 . 下图表示108°E的地形剖面图与气候要素图示意图,图中①~④条曲线表示地形剖面、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条曲线中,①代表_______________,②代表______________ ,③代表一月平均气温,④代表_______________
(2)图中甲是_______________,丁是_______________(地形区)。
(3)由图中信息分析山地两侧降水分布特征及原因。
(4)图中甲地北部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分析其成因________________
2016-11-27更新 | 6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卷
6 . 下图示意我国地理位置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B.乙
C.丙D.丁
2.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2016-11-26更新 | 446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图(下图) 

材料二 明清以来,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有了很大增加。大量人口向长城以北的鄂尔多斯高原迁移,有一部分人口向黄土高原的山地移民。据记载,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北部长城沿线植被为草原和荒漠草原。
(1)阅读图乙,简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点。
(2)说出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有何特点。
(3)根据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推测秦汉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变化?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8 . 读我国某地开荒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显示,扩大耕地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土地资源B.保护生态环境
C.提高粮食总量D.提高粮食单产
2.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扩大耕地面积的合理方式是:
A.开垦草场B.毁林开荒C.陡坡开荒D.缓坡修梯田
3.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盲目扩大耕地的直接后果是:
A.水土流失B.土地盐渍化C.土地沙漠化D.气候变暖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真题 名校
9 . 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下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
A.大湖萎缩而成B.古河道残遗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D.风力侵蚀而成
2.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2016-11-26更新 | 2163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6-2017学年四川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高二上月考二地理试卷
10-11高三上·四川成都·阶段练习
10 . 下页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主要地形区显著的地表特征是                ,形成是                           
(2)图中A河是我国重要河流,但其通航能力差,试分析其原因。
(3)该区域丰富的能源资源主要有                         ,如何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该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016-11-26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9月考试地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