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生态脆弱区是指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往往是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界过渡区域。下表为我国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平方千米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粮食平均亩产粮食总产量亿kg
198519%333520mm3810%205kg1.02亿kg
199510%478450mm4235%135kg0.97亿kg
1.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北平原B.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D.南疆盆地
2.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环境污染B.风沙危害C.土壤盐碱化D.水土流失
3.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不包括(     
A.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B.气温年较差大
C.地形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处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表为图示地区土地结构及农业生产的变化。


年份

1985年

1995年

森林覆盖率/%

19

10

耕地面积/km2

333

478

年降水量/mm

520

450

气温年较差/℃

38

42

河流含沙量/%

10

35

粮食平均亩产量/kg

205

135

粮食总产量/亿kg

1.025

0.975

(1)简析该区域耕地面积扩大但粮食总产量却减少的原因。
(2)该区域的生态治理过程中,有人认为大力植树造林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你是否赞同该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1-12-28更新 | 359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文科)
3 .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主要地形区的突出地貌特点及形成的直接原因。
(2)指出该区域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乙地区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分析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
利用方式燃料饲料肥料工艺编制自然腐烂其他
百分比(%)501339205

4 .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及其附近地区从戈壁带到黏黄土带的粒度分带。黄土高原主要由细颗粒物(黄色粉尘)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给黄土高原带来黄色粉尘的风主要有
①盛行西风   ②东北信风   ③冬季风   ④夏季风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甲地黄土堆积较少,原因最可能是
A.风力增强B.山脉阻挡C.降水偏多D.农耕发达
3.黄土高原地区为
A.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B.水田与旱地过渡地带
C.润湿地区与半湿润地区过渡地带D.农耕区与畜牧区过渡地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榆中县地处甘肃省会兰州市的东部,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两大高原和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处(图)。该县南部山区降水量大、植被茂密,是全县主要林区、草原区和重要的生态屏障,承担着市域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生态功能;中部平原区由山前冲积洪积平原组成,是城镇及工农业发展的集中区;北部黄土高原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治理的重点区域,但该区实行移民扶贫政策后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1)分析北部黄土高原区实行移民扶贫政策后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的原因。
(2)分析中部地区比南、北地区环境容量大但生态环境质量差的原因。
(3)结合南部地区区域特征,分析南部地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8-04-29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黄金卷》第三套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