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3 道试题
1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甘肃省Z县地处黄土高原西部,境内山地和丘陵沟壑面积广阔,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县。区域内年均降水量达550mm,其中7~9月降水量占到全年的60%。世代耕作导致区域内自然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产量低而且不稳定。自1999年起,Z县全面实施生态退耕,大力推广“林草间作”生产模式。目前Z县已成为国家级的“生态建设示范县”和“经济林建设示范县”。



苜蓿根茎粗壮,生长迅速,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喜光照,耐贫瘠,能改良土壤。其茎叶柔嫩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广泛种植的优质牧草。


(1)据上两图,概括“林草间作”生产模式中,种植苜蓿所得收益的总体变化趋势,并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

退耕还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与纯林种植相比,“林草间作”的生产模式在取得良好生态效益的同时,又实现了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出与纯林种植相比“林草间作”生产模式的优势。
2022-08-01更新 | 293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 . 韭园沟地处陕西,为黄河支流无定河中游的一条支沟,地貌类型为黄土丘陵沟壑,沟壑面积占流域面积的43.3%,地面坡度>25°的地区占60%,韭园沟于1953年开始综合治理,经过多年实践,形成坝系建设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模式。下图为韭园沟坝系工程建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非园沟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1月
2.坝系工程建成后韭园沟(     
A.蒸发量减小B.耕地面积增加C.沟谷数量减少D.流域产沙增多
2022-08-01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宁夏彭阳阳洼小流域“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的小流域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前的“秃山”变成了连绵不绝的青山。如今青山和独具特色的梯田,不仅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生态,还吸引了大量游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阳洼小流域治理模式的核心是(     
A.提高坡地利用率B.高效蓄水保土C.提高植被覆盖率D.发展立体农业
2.阳洼小流域的成功治理,会明显改变当地的(     
A.经济结构B.植被类型C.耕作技术D.天气状况
2022-12-08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和陕西两省是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近几十年来,通过植被自然恢复、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缓解,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下图示意黄土高原主体部分的位置。



(1)分析山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不利影响。

5 . 近几十年来,我国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不同阶段,治理的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见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段治理模式主要措施
I(1950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坡面治理修建梯田、植树造林
Ⅱ(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沟坡联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
Ⅲ(20世纪70年代末期-90年代末期)小流域综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自然修复
Ⅳ(2000-2010年)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修复、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和骨干坝
V(2010年至今)退耕还林还草和治沟造地取土填沟、植树种草和自然修复相结合、修建骨干坝
1.在时间段Ⅲ之前,黄土高原推广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包括(     
①减少水土流失②减轻风力侵蚀③阻拦沟谷泥沙④保障粮食供应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从植树造林到植树种草和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措施,这种变化说明(     
A.生态治理应遵循因地(时)制宜原则B.黄土高原的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
C.恢复黄土高原生态不应人工干预D.生物措施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核心

6 . 宁夏彭阳阳洼小流域“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的小流域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前的“秃山”变成了连绵不绝的青山。如今青山和独具特色的梯田,不仅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生态,还吸引了大量游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阳洼小流域治理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B.土地沙漠化C.水土流失D.草原退化
2.阳洼小流域环境治理措施的核心是(     
A.提高坡地利用率B.高效蓄水保土C.提高植被覆盖率D.发展立体农业
2022-12-0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图。


材料二:侵蚀模数指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和人为活动等的综合作用下,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其单位为t/(km2·a)。下图为延安燕儿沟流域土壤侵蚀与降雨量动态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导致图中侵蚀模数变化的人为原因。
(3)分析侵蚀模数变化后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2-07-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近年来,黄河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游地区尤为明显。头道拐和龙门是黄河中游地区两座水文站。读不同时期头道拐和龙门水文站水、沙变化(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头道拐水文站龙门水文站
水量/沙量/t水量/沙量/t
2006174.90.635199.61.8
2007189.30.719205.91.44
2008164.10.476177.60.584
2009169.60.457178.30.568
1970~1979均值233.121.15284.548.68

1.2006-2009年间,两座水文站之间的支流流入黄河的水量(     
A.逐年增加B.逐年减小C.先减后增D.先增后减
2.2006-2009年与1970-1979年相比,黄河中游水、沙发生明显变化,与其形成的原因无关的是(     
A.打坝淤地,拦沙蓄水B.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C.采砂取土,疏浚河道D.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2022-07-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黄土高原区,淤地坝(在沟道内筑坝,拦泥淤地)是流域综合治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既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其以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受到当地群众、水利水保部门乃至国家的重视。当淤积高程达到溢洪道底坎高程后,属于基本“淤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设计溢洪道底坎的淤地坝基本“淤满”后(     
A.丧失拦沙作用B.丧失减蚀作用
C.下游冲刷增强D.坝体滞洪增强
2.为使“淤满”型淤地坝的效能长期发挥,可采取(     
A.加高坝体增强蓄洪B.修建疏通溢洪通道
C.坝体外坡种植灌草D.工程加固沟谷河床

10 . 下图为中国某地小流域土地利用状况。该地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地形以丘陵为主,河谷两侧坡地的坡度多在15°〜20°之间,海拔为50m〜280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导致水土流失发生由重到轻的顺序可能是(     
①顺坡胡柚地②梯田胡柚地③草灌地④裸露土壤
A.④③①②B.③②①④C.④①②③D.①②④③
2.水土流失除了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农作物减产,还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①土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②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影响生产生活
③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缩短④河流下游水位上升,航运条件改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