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侧与山西隔黄河相望,气候类型为暖温带半干旱向半湿润气候过渡区,年均降水量不足400mm,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加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榆林市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下图为榆林生态环境示意图。



说明榆林南北地区采取生态防治措施的差异并简述其对改善榆林土地生态带来的有利影响。
2024-03-14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枣庄沟流域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属于黄河的三级支流范围,区内年降水量大约为478mm7~9月的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63%。在1999年退耕以前,该地水土流失严重。调查发现,在退耕15年后,该地植被生长状况良好、覆盖度高,以草本为主,灌木和乔木分布较少。从峁顶到坡下,土壤颗粒逐渐变细,黏粒含量逐渐增多,坡下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生物量最多。下面左图示意枣庄沟流域位置,右图示意该流域内5个不同部位的位置。



(1)从气候、地形、植被角度分析枣庄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指出枣庄沟流域水土流失对该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3)目前,枣庄沟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还需继续治理。请从下面两个治理方案中任选一个,并阐述其所起的作用。
方案一:沟中打坝淤地(即建设淤地坝)。
方案二:流域植树造林。
2023-12-2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渭河源区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是重点旱作农业区,区域内黄土覆盖深厚。近年来,该区域内北部矿山(砂石材料矿山)分散,露天开采力度加大,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当地积极布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简述矿山开采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指出布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意义。

4 . 我国甘肃某地位于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年均降水量386mm,年均潜在蒸发1439mm。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变化状况。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样地均位于梁顶,地形、降水量等环境特征较为一致。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6-8月农作物种植区域土壤含水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蒸发蒸腾作用强B.气候变暖,区域降水减少
C.植被覆盖少,涵养水源能力差D.地表坡度大,地表水流失
2.图示自然植被中,蒸腾作用最强的是
A.天然荒草B.苜蓿C.侧柏D.无法判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状况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人口增长过快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D.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2.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A.水土流失严重B.风沙危害严重
C.大陆性气候减弱D.光照条件变差
3.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可持续发展要从观念走向实践的必要条件是( )
A.实施环境标志认证B.工厂实行清洁化生产
C.公众认识、接受和积极参与D.决策的观念转变和行为转变
2018-09-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