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
2.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
2 . [环境保护]

林地是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功能的主体,在水土保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蔡家川流域地处山西省西南部,流域内主要植被有刺槐、油松、虎榛子等天然次生林和沙棘等天然灌木林。研究显示,不同植被的涵养水源效果差异较大。下表示意不同植被的数据比较。

植被类型

坡度/°

坡位

密度/(株·hm-2

树高/m

枯落物厚度/cm

枯落物最大含水率/%

土壤孔隙度/%

刺槐

26.5

3000

5.6

1.5~3.0

321

52.67

油松

27.0

6600

3.7

2.0~4.0

343

53.92

虎榛子

38.0

282500

1.3

2.0~2.8

453

56.25

沙棘

24.5

25000

1.1

1.1~2.6

414

50.34

推测涵养水源效果最好的植被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病在中游、根在泥沙、害在下游”。长760多千米的下游形成了宽3-20千米的地上河,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可能。有人建议在下游将河床往下挖60多米,以彻底清理黄河沉积的泥沙。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1)分析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小的形成原因。
(2)有人反对通过深挖河床的方式改变地上河,请简述理由。
2024-04-1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湖泊,与湄公河之间有洞里萨河相通,其面积和蓄水量季节性变化很大。湄公河的径流量季节变化亦大,其干流流量约1/4来自巴色至上丁段。


          
(1)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因不同季节而逆转流向的河。根据图文资料说出其流向的周期变化,并分析原因。
(2)洞里萨湖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湖泊,资料显示输入洞里萨湖的泥沙量远多于其输出的泥沙量,简述洞里萨湖的泥沙量在湄公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过程可能带来的影响.
2023-06-17更新 | 257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太西集团乌兰矿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的影响有哪些?
(2)说出M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原因。
(3)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2018-12-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