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2018-06-14更新 | 8157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海南卷)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名校
2 . 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悬河”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②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坡度变小,流速缓慢,泥沙淤积
③为了防治水害,两岸不断加高大堤 ④河流入海口堵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02-24更新 | 840次组卷 | 3卷引用:3.3黄河流域内部协作(精品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左)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右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当地水土流失严重,1999年以来,该地区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右所示区域自然植被产生空间分异的根本因素是(     
A.热量B.地形C.降水D.土壤肥力
2.图右中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部位是(     
A.沟丘陵B.顶部C.坡面D.沟壑底部
3.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植被建设的有效途径是(     
A.培育耐旱特色树种B.采用植被自然恢复C.营造大面积人工林D.人工促进自然恢复

4 . 读我国不同地区生态退化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两地区共同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酸雨危害C.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D.土壤盐碱化
2.③④⑤三个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有(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人口密集,过度开垦   ④酸雨危害严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1-12更新 | 406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寒假前摸底测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18年动态监测显示,该地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1.37万平方千米,占区域总面积的37.19%。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不包括(     
A.植被破坏严重B.夏季多暴雨C.地理位置特殊D.黄土土质疏松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有(     
①土壤养分流失②诱发地震③加剧凌汛④淤积江河湖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九龙江干流全长258km,地势落差1246m,全流域总长约2000km,流域面积约14万平方千米。目前九龙江流域已开发建设1000多座水电站。九龙江流域是著名的生猪养殖基地和水果、山菜之乡,但养殖场污水严重超标排放甚至直排已成为九龙江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果园、茶园水土流失问题突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九龙江流域水电站的建设体现的服务功能主要有(     
①增加生物多样性一支撑服务功能     ②为生产生活提供水电一供给服务功能     ③发展旅游业—文化服务功能     ④水循环周期缩短—调节服务功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为强化九龙江流域调节服务功能,需要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是(     
A.流域内大力发展养殖业B.植树造林,恢复山区植被
C.拆除水电站,恢复自然径流D.永久关闭水闸,防止污水流出
2023-05-12更新 | 27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综合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日月山,南抵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区)部分地区,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180米。黄土颗粒细,土质疏松,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利于耕作,该地农垦历史悠久。现在,黄土高原平坦耕地不到1/10,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35°的斜坡上,地块狭小分散。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 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带,该区人口承载力低于30人/km2,其中北部低于10人/km2,而实际的人口密度远高于此。人口严重超载,人们被迫开垦30°以上的陡坡地……

材料三 该地区煤、稀土和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1)分析黄土高原的降水特点,并简述该降水特点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2)简述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土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3)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8 .        材料 黄土高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不是偶然的,是因为那时这里有着较好的自然环境。古代黄土高原山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还有面积广大的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很茂盛。从汉代以后,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逐渐恶化,特别是从唐代以后,自然环境的恶化明显加重。这主要是土地的开垦破坏了天然植被,使天然草地、森林和灌木林一片片消失。另外,人类因建筑和燃料用材而砍伐森林,使天然森林的面积大幅缩小。最终形成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
   
(1) (区域认知)黄土高原的自然植被类型及气候类型是什么?
(2)(综合思维)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是怎样形成的?
(3)(人地协调观)人们在黄土高原的演变中吸取的教训应该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下面四幅图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可能是(     
A.        B.   
C.        D.
21-22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名校
10 . 如图所示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A.草场退化、水土流失B.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
C.湿地破坏、森林锐减D.土地荒漠化、石漠化
2022-02-19更新 | 363次组卷 | 7卷引用:2.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精品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